今天听的书叫《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是个未来学家,他预言:我们已经从左脑时代转向了右脑时代。
最近被炒得火热的人工智能让很多人感到焦虑,据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部分人的工作会被替代。特别是像医生、程序员、律师等需要大量使用逻辑能力的工作。 说实话,我也很焦虑,但我的焦虑更多的是在想,我女儿以后到底该去学什么?
我们都知道逻辑推理能力是由左脑控制的,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取代了我们的左脑,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把教育重点放在子女的右脑开发上呢?
这几年知识外包服务的兴起,让我们意识到“想象力”成了唯一限制外包的能力。还有物质财富的极大充裕让我们对产品的追求从简单实用转向了美观、品质、款式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面对这样的需求环境,开发右脑成了我们决胜未来的关键。那未来我们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作者把他总结为“三感三力”,分别是: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1、设计感,未来的产品可提升的价值空间就是设计感,更多的人会愿意为设计买单。设计感它其实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我们可以通过多看一些美的东西,多观察丑与美的对比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2、娱乐感,我们平时人际交往中会发现那些具有幽默气质的人会更受欢迎。如果我们可以把它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这种感觉肯定也很赞。
3、意义感,这本书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价值?我们花时间读它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更多地是在追求价值感。在工作中也一样,被需要,自我实现成了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大驱动力。
4、故事力,现在销售一个产品单单讲功能讲优势已经没有太多的诱惑力了,赋予产品一个动人的故事反而成了一大卖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益达的系列情景广告:“嘿,你的益达。”“不,是你的益达”“要两粒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其实它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我们带到场景中去。那如何锻炼自己的故事能力,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书,作者也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可以每天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迷你小说,当然是要带有情感的小说。
5、交响力,这个词我们可能比较陌生,但说到系统思维最近可比较火,它就是一种用系统思维思考大局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开拓视野,作者建议我们可以经常地练习比喻来提升我们的交响力。
6、共情力,这其实也是讲故事为了达到的一种效果,但这种与人产生共鸣的能力可不只局限于讲故事,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听一首歌而被打动地落泪,这说明这首歌具备共情力。我们可以尝试去感知并体会他人的情绪,让自己和他人保持在同一个情绪频道上。
说完了这6种能力,其实这6种能力我们与生俱来,只要我们刻意练习,就可以快速地提升。
只是我可能更关心的是这文科生当道的时代,理科还可以成为我们子女的选择吗?
现在是信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学校里学得一些专业知识,毕业了可能就过时了,反而基础学科成为了最耐用的知识,它们更是一种思维的内在修炼。所以我们的子女可以学耐用的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然后保持一颗好奇心。
好,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收获,坚持每天分享,用输出倒逼输入,相信我,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