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1 :为何下架一年的即刻归来的呼声还是这么的大?
Question 2 :在变化如此迅猛的内容社交领域,新上线的即刻是否还有一席之地?
Answer 1:
重新上线的即刻呼声大,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由于用户对于之前版本黑即的喜爱,那么接下来我们先分析一下黑即
用户定位
互联网从业者和一二线城市的白领
用户需求分析
在大量的内容社交平台为了变现都在趋于中心化和媒体化,流量过于富集在那些头部的创作者上,并且平台上的内容过于媒体化和模版化(现微博),从而会导致
- 平台上的内容会迅速失去差异化失去特性,从而导致无法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而引起用户的出走去寻求其他平台
- 过于的中心化导致除了头部创作者之外的大量普通用户会渐渐丧失掉说话的主观意愿,丧失掉互动的积极性,当普通用户逐渐选择的不再发出声音的时候,普通用户就需要一个新的平台产品去发声。也就是说原平台上的黏性用户的黏性就降低,用户忠诚度也会降低,从而导致部分的出走
那么此时出走的用户需要一个新的产品去满足其发声、寻找自己需要信息的平台,此时就诞生了几种机会
- 面对年轻人的陌生人社交,以地图社交为主(探探 soul )。其目的是为了摆脱熟人社交所带来社交压力从而去寻求刺激感、新鲜感
- 办公社交(钉钉,企业微信),此类产品是解决微信生态下所带来的工作生活不分家的问题。将生活和工作独立分开。解决一部分用户不想将工作上的问题带到生活中需求
- 对于垂直领域的深耕,大部分是基于一个垂直兴趣的同好用户分享交流。
即刻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第三类,即垂直领域的深耕,或者说是第三类的变种版----聚合类垂直领域平台。由于对于每个垂直领域的用户群体基数都不会很大,同时用户群可能会在一些垂直领域有重合,而即刻的出现可以让用户在一个产品上找到众多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或频道。
基于兴趣的信息推送提醒工具
用户痛点
即刻在推荐算法大肆流行的今天运用了比较古老的rss设计(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简单信息聚合),由于RSS的特性,即刻产品需要手动生成社区,感谢即刻产品人员的用心,相比于体育娱乐学习这样的大话题,即刻上的圈子的颗粒感非常细,可以准确定位到用户的需求。例如会有像jk制服爱好者,小米情报站,有些梗只有篮球狗懂,特斯拉俱乐部,明星大v秒删提醒等。由于颗粒感比较细所带来的群体的向心力高,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用户体验
这也是即刻在下架一年内其他产品很难模仿代替即刻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这些圈子不仅仅是由AI和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的,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即刻产品人员的人工干预。而且对于受众群比较大的圈子,即刻是做了个性化设置的甚至于有一些小插件。
基于以上的优势使得即刻在内容社交领域在短时间内积累的比较多的核心用户
Answer 2:
重新上线后的即刻基本还保持了原即刻的特性,但是也在做了一些修改。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内容社交赛道上,即刻有什么问题
由于即刻类rss的设计模式,导致对于新用户的使用门槛很高,友好程度比较低。新用户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到自己的需要的圈子。对于现在习惯性被动去接受信息的用户来说,是否有耐心适应即刻是一个问题
由于即刻的聚合属性,用户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针对某个话题或事物的讨论或者再次创作。所以导致即刻上面的有一部分搬运和外链的内容,这样带来的版权是一个问题(截至现在即刻上还不能有Spotify或者appmusic的外链)
新版即刻还是在做了一些关于推荐系统的优化,对于首页动态广场的内容推送,涉及了很多“有可能用户喜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佳,甚至有时候出现微博的感觉。其个性化的特征越来越模糊。向推荐算法的靠近是否违背了即刻核心用户的需求,是否重回rss也是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一个信息聚合类的产品,用户竟然需要点进每个圈子才可以看到当前圈子的内容,而主界面的动态广场却与用户没有一个强关联。用户体验不尽如人意。
圈子的颗粒度越来越大。与老板即刻相比,新版即刻的颗粒度大的惊人,对于细分领域的圈子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用户不能自建圈子,用户是否能保持对圈子的认同感?
由于现在时间的固化,用户对于每个产品分摊的时间是基本固定下来的。如何在其他产品内抢夺用户时间也是即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Conclusion: 即刻的出现正是因为用户对于现存内容平台内容越来越泛化的不满足。有这样需求的用户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像即刻这样的产品是肯定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但是即刻如何在商业化的同时,保持住自己的调性,抓住这些有需求痛点用户才是即刻存活下去的关键,也是即刻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如何保持调性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