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 《桃花源记》
东晋的陶渊明为我们创造了一個风景绝美之地,也是后人向往的心灵绝胜之地。理想中的安宁平和,空无一物,人间又有几处呢。
自古以来文人多有描绘。那是理想与现实的局外之地,大概也只有陶渊明找了,没有了媚俗,没有了为五斗米而折腰,而成了那一片空灵之地的代言人。
每年步行前往西藏的朝圣者很多,三步一叩,四肢溃烂也绝没有停下脚步。不顾山高路远,风吹雨淋,依然坚信心中的信仰,向往那片天外之地,我也一直在想,吸引他们前赴后继的是什么,有那样的毅力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布达拉也是梵语,音译过来也是圣地,所有朝圣者心中的圣地,或许令我们折服的不再是藏区的哪一座寺庙,而是通往圣地的心,通往圣地的朝圣者。用脚步丈量天下的路。那些虔诚的朝圣者不也是再追寻他们心中的桃花源,脚下的路没有尽头,追寻的心永无止境。
乌托邦,最早由柏拉图提出来的空想国,乌本身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一個什么也没有的好地方。后来便有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尝试,那应该是人类最理想的一种国家制度 。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尝试,那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往来,和怡然自乐的桃花源中人如出一辙,这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盛景,大概也就适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庄子也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论述。看来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就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梦与泪交织也是理想和现实的交织,每次和阿来通电话,我们都心平气静的谈着那些变与不变,其实我们都明白,一月一年,对于一個人来说,面貌不会变化太多,灵魂也不会变化太大,成长毕竟不容易,相比那些变与不变,我们关心的是那份初心长成了什么样子,是否是心中的模样。成长的意义在于追寻,追寻理想地。江湖险恶,喝了这杯也未必能退出江湖。
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那个善良之地,清净之地才不会拥挤,看来追求进步的大多数还在功利境界之中,那个武陵人找到了世间的桃花源,根植于内心,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我们能否找到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