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读经典,也要夙兴夜寐。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大意是,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有大长见识了,足足有三层读后感。
首先,修身养性知行合一身心如一不仅仅是自己所必须,而且事关家庭、家族。一般人、老百姓,我们总是离不开“管和理”这两个字,岂不知自己的孩子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有着较高的期望和标准的。只不过,在孩子的幼儿期、少年期外显不出来,直到青少年、青年时候才要求增高。于是,我们在家——自己的原生态家庭,自始至终孝顺自己的父母,兄友弟恭姊妹友恭,慈爱自己的子女小辈,才是家庭、家族亲朋好友之福。
其次,作为榜样示范以此推之,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还是《康浩》说的这个例子说得好,“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修身养性,就得是品德修养先做人再谈做事。
再次,才会有前提人群、团队、企业、事业,才会有“亲社会”。还记得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实道理想通,人与人是相互的仁爱治理获得爱护爱戴,凶暴不等势必结局不爽。己所欲施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到。否则,不能强求别人去做。
人心人性,原本“仁”是核心,充满执着真诚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必太纠结。早晨清醒,读《大学》越读越是崇拜喜悦。啰啰嗦嗦,还是明白“赤子之心”最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