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保护好孩子的自尊,让他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他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作者:一木钉
深夜,一条朋友圈跃然而上:“每次闺女都问我:‘妈妈,你觉得我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女儿从来没问过我她的优点是什么,真不知道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正确。”
小女孩我认识,平时懂事能干,才十岁已经会做饭、打扫、看弟弟了,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家庭作业从不用家长操心,妈妈经常在网上晒出闺女的劳动成果。还记得女孩的妈妈生二胎时,几天都见不到妈妈的面,电话里她柔声嘱咐妈妈要好好休息,电话这边却小脸通红、强忍眼泪。
看到当时的场景,我真的心疼万分。相比那些能在父母面前袒露脆弱、任性哭闹的孩子,我更心疼这个看似坚强的小小女孩。她还是个孩子,却有着与年龄不匹配的成熟和隐忍。而,这条朋友圈似乎也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孩子不够自信,并且习惯去寻求家人的肯定,诚惶诚恐,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
这是典型的自尊水平低的表现,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给孩子的肯定太少,打压和否定过多。
作家王朔对女儿的教育态度颇为洒脱。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儿的内在是否强大、是否快乐。
他对女儿说:“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看来,保护好女儿的自尊,让她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她的幸福不依赖于财富、声望,她能够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并不美满的生活。
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表现而忽略孩子的内心,会造成孩子自尊水平低,而低自尊的孩子成年后容易表现出讨好别人、害怕拒绝,不敢坚持自己,还有可能会变得自卑和懦弱,因渴望得到外界赞许,而偏离个人兴趣。
自尊水平高的人比自尊水平低的人则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与 著名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勒洛尔合著的《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提到,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评价,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去协助孩子:自爱、自信、自我观。
●自爱
自爱,是无条件的。无论你表现得好、表现得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爱和尊重。自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从家庭中获得的爱及情感的滋养。
帮助孩子建立自爱,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生活中,经常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只有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才夸奖,多发现孩子本身性格的闪光点,让孩子知道,无论表现怎样父母都是爱自己的。
帮助孩子建立自爱,相信自己值得爱与尊重。
●自信
自信,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行动。自信需要行动来维持和发展,平日里的小小成功对于维护自信是必需的。
具体到生活中,则表现为:适当放手不包办,不急于插手,让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洗漱、收拾书包、分担家务等,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孩子做到。让孩子在“我能”、“我会”中渐渐树立起自信心。
多让孩子体验符合实际的成功,能帮助低自尊的孩子渐渐树立自信。
●自我观
自我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无论是否有根有据。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主观性都占了绝对优势,比如在旁人看来十分优秀的一个人,可能在他自己心里却是个一无是处的失败者。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达成最高目标。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为他制定的发展目标。父母不应给孩子制造或者暗示过高的目标,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认真倾听,不要急于安慰或者转移话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多说,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在孩子10岁之前对孩子的自尊水平影响最大,10岁之后,孩子受周围文化及团体的影响则较大。
在孩子幼小时,家长需通过榜样的力量,通过本身稳定的自尊水平表现,比如,平静地对待批评、不刻意抬高自己、淡定从容等给孩子一个示范。让孩子在父母身上习得稳定自尊的具体行为。
低自尊的孩子往往不适应高竞争的环境,难以承受竞争压力。在孩子渐渐长大后提供适合孩子的学校及环境,保证孩子的交友质量,保护好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在成年后,离开了家庭的庇佑,依然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脏去面对风雨。
就像王朔说的:“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简介:一木钉,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心理、教育写作,在文字中疗愈自己,惠及他人。亲子专栏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