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重读的过程中,都需要采用俯瞰和鸟瞰的视角,由此视野的广阔可得意产生,不过,重读还是一个建构作者、解构作品的过程,在拆拆建建的琐碎中发现宝藏。每次念起“芝麻开门”的咒语时也未必有一道石门会豁然打开。在文字铺就的小径上还残留着脚印的痕迹。
重新打开《黑戈壁》,除了将视野放置在亚细亚的中央地带之外,同时还会让人将目光聚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在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期,许多人一下子涌入了亚洲的中心位置。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哈士纶、拉铁摩尔不过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如果回想起利玛窦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从广州走到北京,那么斯文赫定、斯坦因这些人物则要幸运多了。自1912年清室逊位之后,亚洲最核心的区域才向西方敞开大门。我只是不知道,在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哈士纶、拉铁摩尔的成长经历中,《马可波罗游记》是否曾是他们的枕边书。毫不夸张的说,推动大海航时代的力量中有《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子。
在这些人中,有关拉铁摩尔的一些轶事相当的有意味。他在年轻时的举动可谓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欧文·拉铁摩尔于1900年出生于美国,其父为达特茅斯大学历史学教授 大卫·拉铁摩尔。 欧文·拉铁摩尔不到一岁即随着父母来到中国。其父母当时在天津的南开大学教授英文。年幼的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生活了12年。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会说宁波方言。他在英国和瑞士完成了中学学业,1919年再次回到中国,并担任英国报刊的驻华记者。1926年欧文·拉铁摩尔结婚。时年26岁。他为新婚妻子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蜜月旅行:计划由归化(今呼和浩特)出发,穿越最为不人所知的内陆亚洲,在翻越世界屋脊到达印度。在蒙古高原,欧文·拉铁摩尔 完全依赖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横贯亚洲内陆东西,走了2600公里。
在这条漫长的古道上,欧文·拉铁摩尔所经历到的,和数千百年来往返于东西方的前辈古人一样,干渴、风沙、严寒、酷热、雪暴无一遗漏,还有强梁阻路、官府贪墨、前路不明、人心涣散,这些都是行旅征途上的阻碍。
不过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时,拉铁摩尔应该预见到了前路的种种凶险。他先安排妻子艾莉诺娜回到北京,在辗转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先期到达俄国的斜米巴拉廷斯克。而欧文·拉铁摩尔 则将继续穿越蒙古高原,在抵达乌鲁木齐之后,再前往位于中亚的斜米巴拉廷斯克夫妻相会。
欧文·拉铁摩尔会会汉语,也会蒙古语,他骑上骆驼成为一个蒙古人。离开归化之后,他进入额济纳,再走出黑戈壁抵达明水,之后进入天山的余脉。在巴里坤以北、通向外蒙的三塘湖,为新疆的边防军拘捕。在彼时新疆省会乌鲁木齐的教会通力营救之下,在被关押了两周之后,欧文·拉铁摩尔摆脱困境,获准前往乌鲁木齐。
不过,看上去即将顺利结束的旅程转瞬间风云变色。
在乌鲁木齐,拉铁摩尔电告妻子艾莉诺娜自己的消息,下一步将是前往中亚与妻子会合。艾莉诺娜立即踏上以中亚斜米巴拉廷斯克为重点的旅途。不过就在他们可以隔着天山计算相会的日子时,在拉铁摩尔抵达中苏边境城市塔城时,苏美两国的外交冲突导致他没能获取入境签证。就这样他被拦在了国境线的一边。1927年2月,艾莉诺娜如期抵达中亚斜米巴拉廷斯克时,这个坏消息也一并传来。在她与新婚久别的丈夫之间,还阻隔着直线距离两千多公里的雪原。他们俩已有半年多时间时间未曾见过了。
不过艾莉诺娜想方设法雇了一部狗拉雪橇,日夜兼程赶往中苏边境。在2、3月份中亚高原依然是大雪纷飞的季节。在雪原上,每天太阳从她的面前升起,落在她的身后。最终,艾莉诺娜与欧文·拉铁摩尔在中苏边境的小城恰克图(塔城)重逢了。
此后,欧文·拉铁摩尔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通向新疆的戈壁沙漠之路》;而艾莉诺娜则以《新疆重归一统》这本书来呼应。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拉铁摩尔成为世界主要的东方学家。在他的生平中有一件事相当的容易被忽略。娜就是在1972年,以写就《红星照耀中国》成名的埃德加·斯诺再次重访中国北京,与斯诺一起应邀进入中国的美国人,就是欧文·拉铁摩尔。
1972年欧文·拉铁摩尔再次回到中国,并没有在北京久留。而是前往内蒙古和新疆乌鲁木齐。此时拉铁摩尔已经72岁了。距离他年轻时的穿越蒙古高原和天山已经过去了将近有五十年了。很显然,拉铁摩尔在1972年的重返,他记挂的依然还是那一片广袤的原野。只是这一次重返,再也不需要骑上骆驼在荒漠中独行,同样他的爱妻也不会在小小的边境驿站等待与他相会了,而是在天堂了。
有关欧文·拉铁摩尔在72岁重返天山的故事相当至少。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人重新站在荒野的边缘时,他会想起什么呢?来自荒野的风吹佛在他的脸上时,会让他嗅到多年以前的味道吗!
我想这一切可能只有在欧文·拉铁摩尔的著述中去寻找答案了!
在有关欧文·拉铁摩尔的这个生平故事中,有勇气,还有浪漫。但是这些都是事后才能看到的因素。我想在拉铁摩尔的中亚之路中,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好奇。就像他当年选择穿越蒙古高原的那条路线一样,那是一条早以被人忘记的丝绸之路的古道。这一条蔓延数千公里的路,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讲述有关这条古道故事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他们讲述的这些故事当中,无一例外的都会赞叹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所提及的种种凶险,以及漫漫的旅程对于人的折磨。这条天生地养的道路从来没有固定的参照,每一步的前进都是依赖人的努力。大自然不会徒劳地做任何事情。但是这条丝绸之路就是在无数的徒劳中才得以开拓出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想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