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明一下,我不是个吃货,我品不出面前的食物中添加了什么佐料,使用了什么做法,连吃法上的讲究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离不开“食”,离不开每天的一日三餐,如果不吃,如果不吃我会死的。
每去一个地方,都跑不了一个“吃”字。在家,吃家常菜,在外游荡,当然最好得尝尝当地的特色菜了。2012年9月初,有幸去了趟新疆,游窜了北疆多地,见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品尝了传说中的新疆美食。没去之前,说到新疆的美食,年幼无知,见识浅薄,印象中只有大盘鸡、羊肉串。所幸,同行的还有一位资深吃货,带着我游街窜巷寻觅了多种新疆特色的美食。
念念叨叨的“ 手抓饭 ”
第一次吃到他,是在天山天池景区里,团体餐里有一份手抓饭。年轻的我们看着菜单,还念念叨叨思绪林乱:手抓饭是用手抓着吃吗?用手抓着吃,会不会很脏啊,我们是不是得洗个手啊?用手直接抓会不会烫手啊?同时眼睛不时地瞄像别的桌,寻觅着是不是有哪桌已经上了手抓饭,看看他们是怎么吃的....
在我们寻寻念念的过程中,一大盘手抓饭已经上桌。同行的前辈直接说,开吃吧。我们几个青壮年大小伙子大姑娘都直接拿着自己的勺子开始往碗里扒拉手抓饭。所以,其实第一次吃手抓饭并没有烫到手,并没有弄脏手,并没有真真的“手抓”。我们之前的念念叨叨、寻寻觅觅似乎只是多虑了。
许是逛天池景区逛累了吧,那一顿手抓饭让我终生难忘。即使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年,还是会在某个饥饿的时刻想起那盘香喷喷的手抓饭。手抓饭里配的羊肉并不多,却带着新疆羊肉特有的香味,米饭都是一粒一粒的,中间夹杂着长条的胡萝卜丝、黄萝卜丝,还有大块大块的羊肉以及甘甜的葡萄干。
新疆羊肉的新鲜程度只能通过亲自品尝来鉴赏,许是羊肉太过新鲜,满满一勺抓饭喂进嘴里,口腔里满是羊肉鲜鲜的味道。胡萝卜和米饭吸收了羊肉溢出的油脂,而油脂有锁住了米饭和胡萝卜里的甘甜,羊肉、胡萝卜、米饭的奇妙组合,汇聚成了这样一道特殊的味觉体验。抓饭中的胡萝卜很常见,但是那确实我第一次见到黄色的萝卜,听导游解释,这是本地的萝卜,名为“黄萝卜”,名字没有考究,当做一件新鲜事留在了脑海里。
千奇百怪的“葡萄干”
新疆的葡萄干,真的让我见了个“广”(方言,长见识)。
驻车葡萄沟,进入一位巴依老爷家,进门就看见他们家院子里摆上的十几种葡萄干。有十分常见的淡绿色小颗粒葡萄干,也有稍微长一点黄一点的葡萄干,还有第一次看见的紫色、黑色、红色的葡萄干,有的形状是浑圆的颗粒、有的是小手指样的、有的是枣核形状....长长短短、瘦瘦圆圆、绿绿红红紫紫黑黑,我知道这是新疆独有的“宝藏”。我怀着探宝的心态,尝了几颗。黏黏的口感,浓密的甜味,吃上两颗就有幸福感爆棚的感觉。这是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赐予人们的美食宝藏。
我们没有机会进入晾晒葡萄干的房子里,那种看起来像蜜蜂的蜂巢一样的土房子,在村子的边缘地带,紧贴着旁边的隔壁远处的沙漠,晾晒着这种美味。
我们坐在巴依老爷家的葡萄架下,或侧着身吃着甜到过分的西瓜,或瞪着眼看新疆小伙的眉毛跳舞,或拍着手掌跺着脚和着“古丽”的舞蹈,听着巴依老爷用疆味浓郁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解村子里的故事。头顶就是葡萄架,架子上挂着的就是鲜嫩甜美的葡萄,颗颗都都这一股甜。
谜一样的“羊肉”
羊肉串,是在大街上吃到的。路边小摊,一个带着白色帽子的大叔支着一个小摊。我们要了几十串羊肉串,来了两瓶啤酒,伴着新疆的黄昏下酒。
记不得肉串多少钱一串,但是到现在还记得大叔小摊上升起的飘满佐料味道的浓烟,还有没有停下忙碌的双手。
傍晚,是针对新疆而言。新疆与北京之间有2个小时的时差,北京是夜晚,新疆还只是黄昏;北京是初秋,穿衣单薄,新疆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词汇,似乎“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容得很确切。日落后就更冷的,北京夏天常见的活动“啤酒+烤串”在这里似乎搞不了,没有吃几串就已经被冻得直哆嗦,感觉还得再披上一层皮才能在涮浓烟的大叔的小摊上继续待着,内心却一直在后悔没有带件厚衣服没有带件厚衣服没有带件厚衣服。
温度阻止了我们继续撸串的进度,但是没有打消我们继续喝完啤酒、撸完手里的串串的热情。羊肉在孜然的包裹中溢出一丝丝油脂,淡淡的辣椒面还不够刺激味蕾,晚风佐餐,皮肤的冷更透了一份。
南山牧场也吃了一次烤羊肉,大叔刚宰的小羊羔,味道十分鲜美。曾经有人解读过“鲜美”的“鲜”字,一个“鱼”加上一个“羊”。传说是将鱼与羊一起炖,才能创造出最鲜美的味道。我没有吃过鱼与羊一起炖的菜,但是南山牧场那一串羊肉让我回味无穷。即使是回到北京,吃上了我最喜欢的羊蝎子,也没办法带我找到最初的那一串羊肉串留下来的感动。
萝卜炖羊肉、烀羊肉、烤羊肉、涮羊肉.....似乎什么食材都能够与羊肉完成完美的搭配。可是我觉得羊肉与茶才是最配,砖茶、奶茶皆可。
解腻的“茶”
新疆“奶”字辈的美食,还有“奶茶”。no,no,不是那种烂大街的奶茶,不是甜的。南山牧场,骑完马回到营地,在资深吃货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可以吃烤串,又能喝奶茶的地方。走近毡房,奶茶的浓香就已经混合着新鲜羊肉的味道充溢着鼻翼。羊奶的味道散发出迷惑人心的味道,刺激着我。端起已经煮好的奶茶,倒了一小碗。双手平行,端起热乎乎的奶茶,那股热度从掌心传递到心里,将因为骑马颠簸得有点慌乱的肠胃,狠狠地安抚了一下,使其熨帖不躁动。奶茶,不是甜的,是咸香的。鼻翼里是奶香,口齿间是咸香,混合着特殊的温度,抚慰内心。多年后,在内蒙的草原,再一次喝到咸味的奶茶,奶茶入口,似记忆长流入心。
点评美食“酸奶”
另一道美食,就是大街上一位大叔卖的酸奶。同行的资深吃货说,新疆的老酸奶是十分有名的。好吧,在此之前我是不怎么喝酸奶的,一方面是因为感觉酸奶有一股不太美好的味觉体验,另一方面是因为喝完酸奶总是容易闹肚子。
大叔卖的酸奶,用一个大大的容器盛着。我猜那是一口大锅,蒸锅的那种。容器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大叔,我们来两杯酸奶。”大叔利落地从旁边的袋子里拿出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像我们喝奶茶的中杯。揭开厚棉被,用里头的勺子舀出了一团白色的凝胶状,我知道那个就是新疆的老酸奶。两大勺酸奶,再淋上一点点蜂蜜、一点点花生碎,齐活。我当时被震惊到了,颇有种乡下孩子进城的感觉,酸奶不都是只有酸奶嘛,怎么还有蜂蜜,还有白糖,还有花生碎?这是第一次被酸奶打破了我的饮食观。多年后,当我注意到北京的大街小巷,酸奶以各种名目出现时,我就没有那么震惊了,酸奶配上水果,酸奶配上坚果....独独,那一杯独特的老酸奶,让我印象如此深刻。
吃完了新疆的各种宝藏,给味蕾体验了新的味道,可是我依旧要往下一个吃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