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温倪君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感觉心很累,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起压过来,我一直在自我调节,一直想寻求提高心力(就是抗压和保持乐观平和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在找寻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这本书《少即是多 北欧自由生活意见》,春节期间,抽空读了这本书,其中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从物质中获得幸福感的时代已经结束”,看了这本书的第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段话,意外的收到了大量朋友的点赞和回复,不少人也都对这句话颇有感触。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都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环境,陆陆续续,我们以及周围的人不断的给家里配置各样的家具电器,从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等....从什么都缺到全部配齐,这个过程确实能在一段时间内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那个时候,同村只要有人买一台电视机,几乎每天全村的人都会跑过来看电视,这家拥有电视机的家人也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感往往能持续一年半载。但是到现在,物质不再匮乏,特别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网购的时代,一件商品从想要到得到的过程更加迅速,我们为了获得一件商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小。基本的商品每家每户都会有,我们很难再通过一件商品把自家和别家区别开来,我们也很难通过一个人的穿着和使用的物品来界定他的地位和财富。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在网购,一件商品从想要买到下单的过程非常之快,我们所能拥有的满足感往往从我们想要那件商品开始,到下单,到收到货一直到后面拆包使用之后,很多人的满足感就消失了。所以,书中提到的“从物质中获得幸福感的时代已经结束”还是非常之贴切的。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人,他发现相对较为富裕的日本人的幸福感要大大低于不太富裕的北欧民众。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北欧民众过着更加自由且精神富足的生活,他们大部分人在郊区都有房子,每到周末都会去那里生活,晒晒太阳。当然他们的房子大多都没有通电,只是简单的小房子,不像咱们国内的豪华别墅;
今年春节才刚刚接近尾声,我们很多家乡在内地的朋友都应该颇有感触,每年过年回家,我们都会经历父母亲友的询问,包括不少父母在一起会谈论自家小孩在外的情况:开什么车,住什么样的房子、工资收入如何等等,不少年轻人都会感觉疲于应付;
今年过年回老家,我有意的避开了这样的“交流会”,只想和家人一起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我们不少人从千里之外赶回故乡,其实更多的都是为了和亲友团聚,让父母及年迈的长辈们享受天伦之乐,团聚之乐,细细思索,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幸福的来源。
书中为我们总结了想要达到这种自由幸福生活的十多个条件,我在这里做一些罗列:
一、 享受工作
这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而关乎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断成长、进步,并能为之感到满足。
二、 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工作顺利,却没有可以亲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这谈不上愉快,更没有幸福可言。
三、 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拥有多么庞大的资产,或是必须有相当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满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
四、 身心健康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全心全力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奋斗、去进取。
五、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成年进入社会后,往往会把过多的东西和利益金钱绑定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很累,适当保持多样的兴趣,做一些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也会极大的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比如我每天回家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去给家里的鱼缸做下清洁,就呆坐着看着里面的小鱼、小虾和绿绿的植物。
六、 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
拥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时间,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很多人下班之后就一直对着电脑打游戏,时间很快过去,又产生了失落感,觉得什么都没做,其实大家可以尝试多给家人父母或者朋友打几个电话。
七、 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有着怎样的活法,用心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关乎幸福。
八、 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总是推卸责任充当受害者的人、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人、习惯性寻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识局限并难以突破的人,都很难邂逅幸福。
九、 能够放眼未来
幸福指数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
十、 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这本书我还没完全看完,但是确实发自内心的感觉相见恨晚!
书中提到的十多个条件,比较多的都是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有关系的。
关于提高心力的方法和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我一直在思索,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最为幸福的事情,正如乔布斯通过禅修获得了强大的心力,并在事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样,我相信未来我们都会找到各自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并不断用它筑造幸福的生活。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温倪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