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坛二哥,一代“诗圣”杜甫,在李白死后八年,与世长辞。随着两颗巨星的陨落,唐诗也由盛极开始走向暗淡。
关于杜甫的死因,众说纷纭。
一 暴食而死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旧唐书·杜甫传》
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新唐书》
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明确的指出:杜甫死因进食大量牛肉和白酒。用不雅的一句话说,杜甫是撑死的。此说法,听起来似乎很荒诞,当今社会的人恐怕难以理解,杜甫一不是孩子,二不是傻子,怎么能活活撑死?
那么,我们把镜头切换到1300年前,看一看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
时值公元770年,杜甫为避战乱离开四川,驾舟沿长江前往郴州。途经耒阳的方田驿时,遇到江水泄洪。于是,杜甫连同孤船被困在江上,长达数天。史书记载“涉旬不得食”,即十天左右,没有进食。即便是年轻力壮的人,饿上十天,也会命悬一线,更何况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
恰在这时候,救星来了。耒阳县的县令聂某知道杜甫被困,立刻实施救援行动。他们从洪水中救出杜甫,且送来美食佳肴:一大块烤熟的牛肉和一坛白酒。
饥渴难耐的杜甫,见到如此美食,甚至来不及细细品味,便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就这样,由于近日来长时间的空腹,短期内大量进食。胃肠器官无法消化,突如其来的蛋白质,诗人竟然被撑死了。写到这里我只感觉心酸,不免唏嘘万分。
对于暴食而死这一说法,起初我认为,完全可能。
1 人体长期禁食,胃肠功能处于休眠状态,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均处于极低水平。倘若进食,必须先由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而起,然后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否则,会引起胃肠消化不良,急性胃肠扩张,肠粘膜水肿,进而引起各种脏器功能衰竭。
2 暴饮暴食,本身就是急性胰腺炎的一大诱因。即便是在现在,急性胰腺炎死亡率也在10%左右,重度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可达50%以上。对于原本就有基础病的杜甫来说,假如真的突发胰腺炎,则死亡的几率更大了。
近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提到,杜甫亦死于暴食。只不过郭先生的推测,过于龌龊。书中所言,聂县令送给杜甫的牛肉是腐肉。该推测实在不敢苟同,既然聂某想救杜甫,断不会拿腐肉赠送。再者,牛肉变不变质,通过嗅觉,味觉等感知器官,一试便知。杜甫如果连这点察觉能力都没有,枉活一生。
然而,我查阅了各种史料,对于《唐书》暴食而死之说有了质疑。杜甫的确吃了大量牛肉和白酒,但当晚并未死亡。而是死于770年冬,时间上晚了几个月。
有诗可以为证: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闸闭雨滞淫;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杜甫完成这首诗不久,便死在小船上。假设诗人如《唐书》所言,死于江水暴涨的夏天,那么这首诗,从何而来?
二 溺水而亡
此为民间传说,据传闻,杜甫饱食聂县令所赠酒肉后,酩酊大醉,不小心坠入河中溺亡。该说法尚缺乏证据,本文中不再叙述。
三 病死之说
众所周知,杜甫一生贫困,身体羸弱多病,曾在诗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病情:
栖泊云安县,中消内相毒。 —— 《客堂》
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同元使君春陵行》
诗中的长卿病,便是糖尿病。史料中也曾记载,杜甫的尿液常常吸引蚂蚁等昆虫。如果尿液能招引蚂蚁,说明尿中的糖分含量,已经很重了。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不算大病,但在千年前的唐朝,却是顽疾。仅凭中医药,很难控制血糖水平。况且杜甫贫困潦倒,衣食尚不能满足,哪有银两去治病。
杜甫在诗中透露,老年后,烦渴多饮严重:”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视力下降,双眼朦胧。说明已经到了糖尿病后期,并发症都出来了。
如此严重的糖尿病,加之天寒地冻,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杜甫病死在破船上,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以上几种说法,皆出于推测,究竟孰是孰非,还须考察更多的证据。不知诸君有何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