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的隔阂吗?你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感激之情吗?在《非暴力沟通》第13章《表达感激》中,我们将学会区分赞扬与感激,了解如何接受感激和表达感激,明白大部分人都渴望感激。如果我们的感激之情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二是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三是我们的心情怎么样?这三方面的内容正是非暴力沟通提倡的内容,这样的沟通一定会使双方情意相融。
赞扬的动机
赞扬常常包含评判的意味。如果你对同事说,“昨天看到你孩子在抖音上跳舞真好看!真专业”,他是不是会谦虚地说,“没有啦,瞎跳着玩的”,然后呢,然后对话就没有了下文。如果你夸同事说:“你真细心!”,“你的论文写的太棒啦!”,他只是客气的笑了笑,然后呢,然后也就没有了然后。为什么我们的表达无法真正打动人心?作者说,赞扬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作者提到了“裁判的位置”这个说法,对我有启发。前面第二章说到我们常用的沟通方式如批评、指责、归类、比较都是评判人,而没有注重人们的感受和需要。批评、指责是消极的情绪,很容易被我们觉察而修正,而赞扬如果采用和他人进行比较、归类的方式,就穿上了积极的情绪外衣,让我们不易觉察。所以,我们要避免这种带有评判的赞扬方式。如果我们看到孩子跳舞的视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高兴,或许我们可以和同事这样说,看到孩子跳舞真让人开心,动作那么复杂,他是怎么练的啊?同事或许会激动地告诉你,孩子为了拍视频,练了好几个晚上呢……。我们想表达的是孩子跳舞的视频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而不是谈论孩子跳舞的专业水平。
赞扬常常带有潜在的目的。有时领导表扬员工,老师表扬学生,这类的表扬无法持续的发挥作用,还会被误解。一旦意识领导和老师赞扬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工作和学习,以操纵他们,员工和学生很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发现这些赞赏的潜在目的之后,或许人们对于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
作者提到“潜在的目的”这个提法,对我有启示。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老公是夸出来的。如果我们期望孩子更听话,老公更体贴,怀揣目的去表达赞赏,有时却适得其反,或被他们识破,被说成是灌“迷魂汤”。有时我们对拍马屁的行为不屑,或是我们认清了拍马屁背后的巴结、逢迎,而不是出自真心的喜欢和感激。
也就是说,赞扬和感激的内涵不同。如果我们赞扬的话语是为了“庆祝”(这是书上的翻译,我觉得“赞美”一词更恰当一些)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那么这种赞扬的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赞扬的内涵如果是感激他人行为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感受,让我们自己有收获,而不是对他人行为比较评判后的收获,这样的赞扬的语言就和非暴力沟通中提倡的感激是一致的。因此,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感激一词来替代赞扬,或许可以修正我们的评判心理,而更准确地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喜爱。
如果利用赞扬来施加影响,对方还可能误解我们的意思。作者用一个表扬马匹的寓言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过度赞扬带来的伤害和误解,提醒我们不要企图通过使用最好、最快、最勇敢...这些词来赞扬他人。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使用非暴力沟通提倡的三个内容表达感激效果较好。这个内容的顺序可以互换。有时我们可能会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进行回馈。然而,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内容是必要的。这包括,一是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二是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三是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如果我们笼统的说,你真了不起!你太棒了!你聪明过人!用这样的话语,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无助于他了解我们的收获,他需要的是更多的信息来理解我们想表达的那个点。比如,“我刚才听了你文章中的两个观点,我很高兴。我感觉一阵轻松,对将来更有信心了。我一直在找寻一个和儿子沟通的方法,这两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你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在哪些方面,他人对你的指导满足了你的哪些需要,不仅表达了你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肯定了他的行为,也满足了他被肯定的渴望。
同样的道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怎么夸、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词语来夸他们的行为,在夸他的过程中,是不是考虑了三个方面?如果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是说,宝贝你真聪明,太让妈妈高兴了,还是会说,宝贝,看到你顺利通过考试,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妈妈太高兴了。当然,这样的表达方式似乎和我们目前惯用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点啰嗦,思维的方向会不一样,但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一个思维局限,学着用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方式和人沟通,能更准确传递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接受别人的感激
坦然接受感激,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无论这种感激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别扭,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我们甚至会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特别是老师或经理,试图通过赞扬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另外我们还可能担心在将来失去别人的赏识。
生活在商品社会中,我们也许不太习惯单纯的付出与接受,然而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这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事实。
作者用培训班结识的一位巴勒斯坦朋友的举动,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优雅地接受别人的感激的过程。
当别人表达感激时,通常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来接受感激。一种是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另一种是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或耸耸肩说,哦,这没什么。如果意识到,我们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我们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自我膨胀和假谦虚”这种提法,对我有启发。工作中,我们常听到感激的话语,作者提到的骄傲自满,高人一等,外表谦虚,内心傲娇我都曾经历过,也曾自我反省过,但没有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作者提到“我们的能力是生命赋予的”这个说法让我豁然开朗,生命赋予我们体验人生,促进发展,彰显世界不同之美好,而不是让我们去评价人生、攀比人生。所谓人生中的高与低,多与少,长与短都是个人生命的经历,无从对比,无法对比。
以色列前总理哥达·梅厄曾经责备她的一位内阁部长,“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当代作家,玛丽安·威廉森以下的一段话也提醒我们不要假谦虚。
“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完美。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无比强大。
我们的光明,而不是我们的黑暗,让我们心存畏惧。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帮不了这个世界。
缩小自己,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这并不明智。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
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
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这段话我看了好几遍,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让生活美好,我们愿意用永恒的爱回馈世界,可我们不知道躲在人后默默无闻实则是对生命发光发热的需求的不尊重,我们对“枪打出头鸟”现象的默许和逃避,实则是对他人生命发光发热需求的漠视和不配合。活出真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是对生命之美的致敬。
对感激的渴望
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太自在,但绝大多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别人对你做的什么事表达感激,你会欣喜若狂?”这是一道思考题,作者通过一位女士对这道题的反应,以及众多朋友通过回答这道题流出的激动泪水,告诉我们大部分人对感激怀有迫切需求。
对感激的渴望不仅存在于工作场合,而且存在于家庭之中。当作者指出孩子家务活没做好时,儿子反驳说,“爸爸,你想想你是不是倾向于指出问题,而很少肯定我?”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做得更好,而很少肯定已有的成绩,不仅仅是对他人,对自己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倾向。
这几个事例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回顾个人经历时,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自己做得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得不错的98%。所以我们要更加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使我们往往注重很多2%的事情。我们已有房有车,可是我们觉得我们的房不够大,我们的车不够豪华,我们已经有了纯真善良的孩子,可是我们觉得孩子考试不能拿第一,没有别人家的孩子能干,我们已经有了充满爱心的父母,可是我们觉得我们的父母不够有钱有势。我们有了知心的爱人,有了一个甜蜜的家,可是我们还是觉得孩子不够努力,老公不够体贴。过去,我对感恩这个词很反感,认为是在作秀。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作者的反思,引发了我的思考。感恩,是对他人为自己带来喜悦的充分肯定。同时,是给予他人的帮助中满足了他人需要带来的自我肯定,感激他人,同是不仅接受他人的感激,也要接受自己对自己的感激,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生命赋予的使命。
充分表达感激
如果无法向那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我们会感到多么悲哀啊。作者通过一位作家对于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没有表达自己的感激,而十分伤心的事例,向我们传达了充分表达感激是多么重要。他还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反思,当他意识到他从未向他心中的榜样,他的舅舅表达过感激时,他决定向舅舅说出心里话,但又有些犹豫。他说我相信他已经知道他对我有多重要,如果我说出来,也许他会感到尴尬。当这个想法出现在我头脑中时,我就已经知道它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我常常假定人们已经知道我的情意,然而这是想当然。此外,即使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感到尴尬,他们也会想听到明确的表达。想到这里我还是有些犹豫,我担心语言无法表达出我心底深处的感受,我很快克服了我的犹豫。虽然语言确实有其局限性,但我相信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的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在一次家庭聚会中,他终于向舅舅表达了感激的话语,舅舅很开心,没有丝毫的尴尬。那天晚上作者也很激动,回家后还写了首诗寄给他。舅舅在三周后去世了。他后来得知,舅舅每天都请人读那首诗给他听。
这篇文章我看到的时候是在农历新年大年初一早上,看到这些话,我立刻向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发出了感激的短信。虽然往年也在发拜年短信,可是,在这一刻,我的拜年短信包含了真情实感,而不是走走形式,人云亦云。短信这里包含了对他们的祝福,包含了对他们为我们辛勤付出的感激,以及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它打破了我的顾虑和禁忌,把自己对他人,尤其是亲人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这些天的聚会中,我要像作者那样,当面说出我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这也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曾经不太欣赏的酒桌敬酒的习俗背后的意义。
作者提到的“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的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这个观点对我有启发。我们常用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明知这件事情值得做,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放弃了。或者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否定了自己的初衷而不再实践。生活中的学习,运动,健康饮食,我们都知道有意义、有好处,可还是会找各种借口一拖再拖。新年伊始,我立了flag,开启了做值得做的事情的模式,跳出舒适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让终身学习,保持运动,健康饮食,人际互动的行动成为习惯伴随一生。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开启了我的人生智慧,让我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三个月的边学边践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关心是生命的动力。以前我极力包裹自己,担心受到伤害,看到的多是人性的自私与冷漠、企图和利用。我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回避和他人的互动,但仍充满矛盾不能快乐生活。通过这本书的学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打破了我的旧有认知。我知道了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渴望被别人所感激及肯定。通过作者的剖析,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渴望,发现了生命之美。所以,我们要调整视角,放下防备,转换沟通方式,积极主动表达出我们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坦然接受他人的感激,帮助他人也是成就自己,怀揣感恩之心热爱这个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