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的菜园】0479——昨天和朋友聊天,谈到“消费升级”这个话题。为什么很多人感觉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老的商业模式、旧的赚钱方式跟不上新的消费需求。
以传统餐饮店为例,大多以店面为中心,服务三公里范围之内的人群。每天的营业额,粗略减去食材、水电、煤气、人员工资、房租、装修等成本,剩下来的才是毛利润。想提高利润,传统方式两种:要么增加客流量,多翻台;要么提高客单价。
想要增加客流量,多翻台,就要围绕“快”来改进。但是再快,空间的座位都是有限的,饭菜出品的时间和数量也是有限的。突破空间的瓶颈,增加外卖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式。
提高客单价则需要有充足的提价理由,让环境升级,客人的舒适度、体验感更好;或是产品、服务有新特色,顾客愿意为此多买单。
这些都是传统餐厅的经营方式,是餐厅经营的基础。但是,为什么仅仅依靠这种方式经营感觉还是不行呢?
那是因为现在的竞争对手太多太多,你不是只和隔壁老王竞争,而是更多更远地方的人在抢你的生意。
便利店已经开辟出专门的用餐区,买瓶水买包烟的功夫,就把早餐、午餐客流给截了。各种美食网店,网红美食,让宅男宅女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千里之外的味道。
在做好味道,做好服务,给予更舒适的环境基础上,你还需要思考更多。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一切都要从用户开始,从用户新的消费需求开始。前几天去参加房老师的课,其中讲到一个案例:传统餐饮的外卖都是客人点一单送一单,菜品多,出品成本高,价格降不下来。比如20元的单子,如果15元送就没得利润。
房老师给了新的解决方案,预售饭卡,每天给写字楼里的人送饭,过去20元,现在15元,品质不变。这样还能有利润?
过去是每个客人不定时点不同的菜,现在是统一时间,每天统一送一样的饭菜,而且先按月一下收完钱。这样就把食材成本、人工成本降了下来。更关键的是绑定了顾客,他没出办公室就已经是我的客人了,同时在送餐的过程中,还有机会搭配销售饮品、水果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让客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经济实惠的午餐,节约了他的时间,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再来说说那家开在LV旁边的油条豆浆店——桃园眷村。一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早餐店,可以如此任性,就是因为紧紧抓住“消费升级”这个势。
桃园眷村的定价和位置明确了这家店,主要面向追求品质的城市精英。这不仅仅是一家单纯的轻食店,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社交的需要,从桌椅的质量、座位间距再到精致的摆件和饰品都进一步强化了社交功能。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样的餐厅似乎更像是中国版的星巴克。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豆浆、油条、烧饼,似乎也不全是为了这些美食,更像是一个去腻了星巴克之后另一个可供选择的社交场合。
消费升级不仅仅是在餐饮业,在各行各业都面临挑战。中国人早以摆脱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向着更多元、更深层的愿景前进。如何适应这个时代人们各种各样、日益提升的新需求,是每一个经营者需要不断思考、学习和调整。如果不能不断进步,跟上用户的脚步,生意越来越难做,甚至被淘汰,就是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