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最后的内容。
第一节还是叙述关于“格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观点。反复强调学习和寻求自己的心,一以贯之地格物致知,致良知。“多闻多见”的知识,如果不是反求于心而获取的良知,那也是无用的,只能成为炫耀的资本而已。对于学者而言,那样的“知”并无助于其获取真知,也就更无助于其成为圣者了。
说到一票历史上的圣人、君主、名人,他们各有长短。即便他们行为表现上也会有瑕疵,但仍需观其本心来判断。天理良知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能力却各有不同,先生强调的是只要人人遵循本心的良知,行天理之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里最根本的是心的纯净,心体纯洁明澈,即去除人欲、惟存天理。回看尧舜时代,圣人之心与天地万物结成一个整体,他们也以这种仁爱之心教化天下百姓。而那时的百姓也心无旁骛,因为那时没有庞杂的知识、繁琐的记忆、泛滥的辞章和令人追逐的功利。所以展现出来的是一派和谐景象:无论高低贵贱、无论鸿儒白丁,大家都各得其所、乐得其所,同心同德、天下安定。因为大家都因为内心中共同的义理而达成共振和共鸣,而不去顾及知识技能的偏进与攀比。
然而夏商周之后,霸道渐行其道,孔孟逝去,儒学也邪说横行,世人也被私欲、虚荣渐迷心窍,即使是圣人智者也不免沾染旧习。至王阳明所处时代他已感慨功利熏心已几千年了!因此,阳明先生力排众议,倡导知行合一的真正儒学的回归,教化学者力求心之本真、天理良知,便是希望能引导大众归于正道,期待社会也能回归到同心同德的和谐状态。但这又是何其之难啊!尽管如此,先生也愿以自己微薄之力点燃希望的圣火,并寄希望于没有私心累赘的豪杰壮士。坚信:天理在心中,终究不灭;良知的光明,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