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知音正是自己
文/石岩磊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的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会将自己所想倾注到琴声里,而钟子期则能从中听出是高山还是流水,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听懂他琴音之人了。现在,人们常常慨叹知音难求、知己难觅,而我更欣赏李白在《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中的那句诗: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我们总是希望被人理解,让人懂得:苦闷时,有人愿意听倾诉;开心时,有人能分享快乐;失败了,有人会说:“我相信你能行”;成功了,许多人把你抛到空中大喊“你最棒!”然而,现实却是:苦恼的时候,看到的是别人无暇顾及的背影;高兴的时候,碰到的是他人无所谓的冷漠;走背字时,经常见到幸灾乐祸的坏笑;一朝成名,可又遇上诋毁的闹剧。于是,不由得悲鸣“人生难得一知己呀!”
难道真的是“知交半零落”,就找不到可以交心的朋友了吗?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会有总是同频共振的两个人,即便是孪生兄弟,也会由于后天不同的经历而熏染出迥异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不规则的曲线,人们可以有相交,但绝不会重合。所以希冀心有灵犀的友情或爱情往往会大失所望,不是没有默契,也不是没有读懂,而是我们的期望值太高,总是希望别人时时与自己同步,然而亦步亦趋的只有身后的影子,可在阴天时连它也会隐匿起来。
找寻知音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照镜子,想看到自个的一颦一笑在对面的响应,与其白天四处寻觅各式镜片,莫如晚上回到家在梳妆镜前仔细打量一下自己的脸,看是否落满灰尘,是否因气愤而扭曲,是否由于兴奋而涨紫,静静地观察,慢慢地反思,我们紧绷着的面部肌肉就会松弛,还原其本来面目,自然而然地卸下了或逢迎谄媚或装腔作势的微表情,一脸轻松的同时遇见了真实的自身,原来,真正永远的知音正是自己。
这就难怪李白要发出“何必求知音”的感慨了,高山流水或许只是传说,过多的期待只会带来曲高和寡的失落。不如感谢每个会心的微笑,感激每次意外的援手,不再把心心相印作为苛求,不再将两肋插刀看作标准,谁也不是谁的磕头虫,那就让我们用反省照见自己,拿自警鞭策自己,在自我超越中完成每次华丽的转身吧。
20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