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崩溃,想起来都有点后怕。这两天彻底放空掉了自己,连后天的GRE都不准备了,课也翘光了。总算是重新找回了平衡,而且找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前一阵子听了海贤老师的私家课。私家课里讲,焦虑感的来源是,人总是想控制不能控制的,却忘记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最近一阵子的焦虑情绪加重,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每天等QQ微信消息等的过度焦心,而这又不是我能控制的。强制自己断离了QQ微信两天,感觉好了很多。
海贤老师还说,人在关系里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排序思维,一种是连接思维。带着排序思维的时候,人会总是想着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强,是不是爱别人多付出多,是不是可以控制他人。而排序思维给人和人的关系带来的很多冲突。排序思维在我们这么多年的体制下已经太多根深蒂固了,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了人和人的关系本质是一种连接。以前我以为好的关系是势均力敌,却猛然发现我还是带着排序思维去认知,真正的好的关系是深刻的连接,是人和人的共情,是在喜悦和悲伤的时候说,“我不一定能完全体会你的情境,但是我能体会到你的喜悦或者悲伤”。
然而,更残酷的事实是,好的关系、好的爱原本就是很稀缺的东西。以前我总是觉得我要去尽力追求那种状态,摆脱当下的不好的状态。海贤老师说,你无法控制你的焦虑,你只能带着症状活下去。我突然明白了问题所在,因为我一直努力想摆脱,不仅没有解决问题本身,还在不停制造新的焦虑。一瞬间就接受了,也许我运气就是不太好,注定要比大部分人更缺少幸福感地带着满心的缺失艰难地活在世界上。我不想去死,只能选择接受。
一个星期前听的当下固然深受启发,但是没有现在体会这么深。这次前所未有的大崩溃大概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酝酿的吧。崩溃过后突然的平静,一瞬间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瞬间放弃了所有挣扎。没有学上,正好这个糟糕的状态也没办法读书;英语考不出来,正好Offer不要了不上学了;公司业务做不下去,把自己裁掉算了,换人继续上。突然就空下来了,却没有空虚,因为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治疗自己,重新寻找平衡感。在我承认我自己是个病人,而且病了很久很久的病人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给自己一切焦虑的解决找到了一个逻辑出口:我是个病人,所以我可以原谅自己,我也可以被原谅。于是一切的解决就看到了一个可能。这大概就是“带着症状活着”的意义吧。
大一因为入学心理测试焦虑分数过高被回访,老师问我原因之后,夸我目标明确,和大部分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她应该像我学习。我当时很受鼓舞,但是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它的可贵。因为她的话,我第一次相信焦虑感可以给我带来财富,后来在这样的焦虑感的驱使下,我的行动力和内省力确实越来越强。还有一个老师和我说,你现在这种高度焦虑的状态是你应该接受并且需要长期面对的。那个时候我没想到这真成了我大学四年的预言,也是这句话支撑我走过了这四年。
可是随着焦虑感的加深,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直到这两天我才找到答案。金男神今晚吃饭的时候和我说,是因为人心中追求更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让人可以持续不断进步。毛毛昨天和我在南普陀里坐着聊天的时候说,你只是被焦虑蒙蔽了双眼,真正驱动你的不是焦虑,而是你的决心。我突然明白,原来我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优点,所以觉得需要依赖焦虑这种东西来维持动力,明知道伤害自己却不肯放弃。现在我终于肯放下了,因为我终于肯相信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因为海贤老师和很多心理学APP都提到正念,因此也去了解了佛法。佛法讲,一切无常,所以首先要认识到无常,才能在无常中获得感恩和喜悦。佛法绝不是教人消极避世,而是教人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上,认清这个世界的残酷,在这样的前提下带着感恩积极行动。和海贤老师的课程十分接近。宗教真的有从苦难中拯救人心的力量,因为它通过各种各样的体系在教人面对世界的残酷,并且给人连接感,让人觉得自己是被爱的。正念说关注当下。无论是看的太多的人,还是看的太少的人,这条都是十分适用的。它在教人感知现在,从而控制现在。它教人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万物,所以可以冷静地面对和解决问题。总是想更深刻,而真正的深刻必须首先抓住更浅层的表面。
从小我都没办法在群体中寻找参与感。无论在自己的家庭还是自己的班级,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总是想逃离,一次又一次逃离。曾经也想一路逃离厦大,现在不会了。在厦大,我找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获得过的体验。我导师给了我期待,也给了我宽容,让我明白我被高期待是因为我值得,而不是因为我必须要满足才能有价值,即使我实在做不到也没关系。我的几个最亲的小伙伴总会在觉得我需要陪伴的时候一句话不说,把时间空出来特意陪我,让我觉得我是被爱的。大部分时候我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建议,仅仅是需要被陪伴而不是被忽视啊。
以前我总是分不清我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是不是开心一点不敏感,对自己想要什么也一点不敏感。想起来以前一个咨询师和我说,我总是用压抑着在乎这种方法来面对对无法控制的失去的恐惧。当我接受失去这种无常的时候,我就不再需要压抑起来。我也有拒绝的权利,有不快乐的权利,有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学着正念,学着分辨当下的自己的感觉,大概是我要学的最重要的一课。
这一课的本质其实是爱自己。我总是做错事让别人不舒服,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总是容易陷入长久的执念中无法自拔。而在漫长的经历中,我终于开始意识到,很多问题不在我,即使在我,我也无法避免,我每次面对每个问题都已经做的很好很好,甚至在把焦虑和抑郁这种不好的东西发掘成好的东西用。在这场漫长的人生里,我最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学会过好一个人的生活,才能寻找两个人的幸福。学会和自己连接,才能学会和别人连接;学着在漫长的人生中宽恕自己和他人;学着认识到我做的事情都太难做,所以结果不尽人意是常态;学着接受,我没有那么糟糕,我不需要通过把事情做到完美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而是通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挥自己的价值。
我一直疑惑为什么我总是对心理咨询室充满恐惧,也总是无法在心理咨询室获得有效的长久的提高。我突然发现,其实种子全都埋好,就只等着我学会爱自己的那一刻开始全部生长出来。学会爱自己,学会在失控感中重建控制感,这是我要学习的第一课。只有我和我自己一起建立了联合战线,才能把焦虑感挡在门外。
我知道这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我期待的那样在出国前就解决,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在这个漫长的重建平衡感的过程中,我需要一点一点给自己找到替代焦虑驱动的一个一个方法,一点一点寻找更平静而不失生产力的方法。还好我足够执着,有足够的耐心去追求更美好的事物。
昨天和毛毛说了我的直觉力,也说了我过去和最近经历的预知梦。毛毛很吃惊地总结,我的决定的很多初衷竟然就是直觉,而且没有任何道理,实在太精准。当我初三第一次从预知梦里了解到这样的能力的时候,我是恐慌的;现在申请季的预知梦越来越有用,我开始学着接受自己的直觉,更多用直觉而不是充满错误认知前提的所谓逻辑来做决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有这种能力,我也不知道预知梦到底有什么用,但是我选择接受它。我后来发现,它每次都会在我陷入绝望的时候冒出来拯救我。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力量,我要学会珍惜。或许我的焦虑和我的直觉力中存在某种关联,我尚且不知道是什么,也许有也许没有。或许这个答案背后藏着关于我最深的秘密,也或许没有。
最近的感受大概可以说是,想把一大堆碎片拼起来,不小心打碎了整个旧拼图,又突然发现了新的完整地多的拼图。我对自我的整张图变得越来越清晰。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又越来越清晰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看清了其中的关联。
如果有和我一样困顿的人,可以因为我的文章受到启发,那么一定请你告诉我,我会非常开心。 如果无法受到启发,那么请记住一句话,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它最终会拯救你的。以及,立刻积极去寻求专业心理援助,不要自己闷在心里,也不要过于依赖你周围的人,你周围的人不一定能给你需要的援助。
写着的时候,一直在脑海里盘旋的画面是一段记忆。有次我陪脚受伤的室友去医院,帮他拿药下楼回来的时候发现联系不上他,急忙忙下楼,在楼梯口遇上了去医院的一路上看着很对眼的一个姑娘,被她拦下问路,她又说自己脚疼。当时心急,也是太木讷,就丢下一句“你加油”就落荒而逃。后来回来的路上才反应过来,于是痛骂室友让我错过了一个认识妹子的机会。现在想想觉得真是感激。如果能找到那个女孩,我大概会告诉她,真是谢谢她能给我这么美好的记忆。尽管我已经被不记得什么时候、不记得什么长样子,在我最困顿的这个时候,我想起这段很小的记忆,我会对自己燃起一个小小的信心,原来我也是值得无条件地被关注的,我也是值得被爱的。因为没有了后续,所以很美好,没有一点伤害,只有一点并不后悔的遗憾而已。这段记忆大概会成为众多微光中的一个,一点一点照亮我的内心;让我有勇气去爱,即使面对的是无法逃避的彻底的失控感,也总是会被一点点的光亮感动和喜悦。世间感情本无常,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圆满的感情,能收获一点小小的喜悦已实属不易,而这一点点,足以支持我在这个世界上带着缺憾继续艰难地活下去。
以前写文章总是喜欢条理和逻辑,追求简洁和完美。学着真实地描述和记录自己的感受。也许我没有追求幸福快乐的能力,但是至少还可以拥有追求深刻的能力,那是另一种不一样的美妙的、充满满足感的体验。那些我无法控制,所以我放弃控制;有些事情我还能抓住,所以我选择尝试。我想这已经足够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