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很多好处,这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结论。
很多和读书有关的金句,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十日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其实我们许多书,读过之后就忘了,有的尘封在大脑的某一个角落,潜在地影响我们的气质、谈吐和风度。就像我们吃过的饭一样,组成了我们的骨骼和血肉。
大家都说读书很好,可为什么又流传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不等于读书无用论,古代要想跨越阶层,学而优则仕是很多贫寒家庭孩子的最好出路。若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没有获取功名,自然无法跻身官僚系统,回家种地,没有实践的书生多半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自然无法怡然自得于繁重的农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并且古代书生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大多讲人生道理,而无技能培训,缺少像《手把手教你农村果木规模化种植》,《手把手教你种猪繁殖技术》,《21天速成磨豆腐》这些技能培训的书籍,也没有像样的培训班训练营啥的。
自己去地里实践摸索,总会搞出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的事情来,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后来的学生,让我们多学那么多的成语典故,这真是:害人害己不讨好,枉在人间走一遭。于是心灰意冷,寻花问柳,嬉戏于青楼花巷、勾栏瓦舍之间,实现着劝人从良的宏大愿望。
老家一句话,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倒和百无一用是书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说,三思而后行。
我们到底要三思什么,一般剧情是这样的,大Boss要干一件很冒险的事情,比如征南讨北,陷害一个忠臣啥的,总有人在一旁悲天悯人地大声劝谏,还请圣上/王上/君上/老大你三思啊。
这个三思主要讨论的是要不要干的问题。
一般老大都很简单粗暴,干就完了。
干真就完了。
比如明朝为了削减财政,裁撤驿馆,导致了大批人失业下岗,这其中就有一个下岗工人,也很简单粗暴,在干事之前没有三思,干就完了,它就是李自成。把明朝干完了,自己也没好下场。
三思而后行,应该认真思考内容、原因、方法,在英文里叫what why how。
在干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来个灵魂三连问,把问题搞清楚,不好记得,直接音译成“我的外号”,简单粗暴,涵盖了内容、原因、方法。
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基本想把事情搞坏,也有一定难度。
读书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关键词能列好长,差不多可绕地球一圈。
知识、视野、格局、认知、思维、逻辑。。。。。。
读书有啥用,能管饱不?
还真能,我们人类往往去关注显性成本,而忽略机会成本。就是我们能够真切看到的,我们的大脑会优先运行这样的系统,去认知最直接的体验。
读书能当饭吃不?显性成本,确实不能,书里又不能变出“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
但是,我们要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把这个选择的机会留给了简单的吃和睡,我们是不是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读书的机会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在知识积累、信息海量递增的今天,某种程度上讲,一般人能够获取的食物,可能比古代大多数帝王将相都要好。
如果我们在不该睡的时候,不该吃的时候,把机会留给了读书,读书能够获得的机会成本要远远高于我们吃饭睡觉,简单粗暴地说,读书有可能让我们吃得更好,睡得更好。
这其实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机会成本在择偶方面试举一例,如果碰到了心仪的女孩,选择和她结婚了,意味着要放弃以后可能会遇到更好的女孩,但是,要么等好久,时间成本太高,要么孤独终老,风险系数太高。选择结婚了,但如果更好女孩出现了,就要离婚才能和她在一起,在古代叫负心人,现在叫渣男。算算机会成本,如果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算清楚,就会打消这个念头了。
机会成本的简单理解,就是如果你做出了某种选择,而放弃掉的众多选择中,最好的那一个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
看一本书的成本,我们从显性成本来看,价格就是显性成本,其实更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选择了一本不好的书,或者对思维世界观方法论有误导的书,其利无,其害甚。
读书给我们知识体系最强的支持,就是我们能够从容面对选择,无论从机会成本来说,还是从心智的成长,读书就是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能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有独立的正确的判断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读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判断力。
回归到这个原点,我们在探索世界,认知世界就会更加的从容和坚定,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功就需要一定体量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理解感知这个世界。
人的人生长度有限,而深度和厚度可以无限,而读书就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有力工具。
当然,还有更多的好处,大宝就是好,谁用谁知道。
读一本好书,从现在开始,没有终点。世界上一直存在一条路,可以让我们的能力从平庸到杰出,这条路漫长且艰辛,只有少数人愿意走下去,也只有极少数人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