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多久没推敲文字了,是有很久了,久的可以用上年数来计算了。这几年生活中不乏一些能够用很惬意的文字记录的瞬间,而我却错过了多少灵感、错过了多少可以说给自己听的故事。
文字是很有魔力的音符,阅读它抑或抒写它都能触动我们的七情六欲。一直都很喜欢文字,却因为自己的各种一念之间把它搁置了那么久。有过多少次想再次拾起,可到最后也落得个自己对自己的讥讽。这几年间偶尔也会蹦出个人来对你说:你写的东西还不错啊,你为什么不写了呢?……其实我一直也在思考,是否需要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再给自己多说点儿故事听?坦白说,我内心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最后演成了言行不一的结局。
有些路需要继续走,有些故事需要继续上演。处在青春年华即逝的尴尬的边缘境地的我,想再次握起我那生锈的笔,拾起我那荒废的心,记录下属于我的那些平凡的点滴,记录下还夹杂着些许青春气息的我的青春故事。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 趁花儿还未开到荼蘼,趁记忆还能够将过往呈现……诗之本意是告诫我们需要赶紧追逐时光去见你想见的人,而我想借助它告诫自己:趁这些都还正正好时,何不给自己留点时间、空间去静静思考,去用心灵真实的感触说点有价值、有意义的故事给自己听,去让灵魂偶尔有那么一次的洗礼、净化、升华。
《说给自己听之这半年我在西大》
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一些我该遇见的人。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对生活中的一些不期而遇的人事都看的很淡然。不再有那么大的大惊小怪。少点在乎,少点费心,或许结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或许你还会遇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们都说自己是目标院校暂时遗留在西大的弃儿,对西大很不满,对自己的这一年很不满,成天盼着这一年可以快点过去,可以快点离开西大,可以不要再学一些我们觉得没用的课程,可以快点回到自己的目标院校跟随导师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自己的专业…其实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样,我也想快点过完这一年,我想快点去武汉、快点去华科、快点去学习我的专业…有多少人因为这种心理在西大过着一种成天无所事事的、得过且过的日子?这个问题我选择不回答,因为我不想去评论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选择自己的方式如何过自己的生活。我只想对自己的问题有些评判和思考而已。
从今天起,2016年,1月15日,我在西大算是真真切切地过完了一半。这半年,是喜或是忧?有得或有失?这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最透彻。对于能来西大我是心存蕴藉和感恩的,感谢自己生命中能有机会来感受巴蜀、川渝文化;能有机会多感受一所高校文化;能有机会感受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能有机会遇到那么多全国各大高校的同学……最重要的是让我在正式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有了一段缓冲的时间: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能够更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这几年的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充实、有意义的度过,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定位……这半学期,我对自己在西大的总结是:充实,对得起自己。2014年大学毕业,我没有像大多数同学、朋友那样选择走上工作岗位,而是选择留下在本科学校里租了个房子蜗居考研,那是一段回想起来能让自己都感动到哭的岁月。但是那种感动出来的泪水满满承载的都是幸福和财富。因为那就是所谓的青春,多年后回想起来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此外,从2015年三月考研录取后到九月开学的大半年里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众人看似光鲜的工作背后的辛酸自己都在慢慢地咽。所以我对于能够有机会继续呆在校园里学习倍感珍惜,也不想让自己这几年的时光被浪费掉。我不是那种脑袋瓜子很聪明的人,很多东西也不会一学就会,所以很多时候我愿意选择做只小蜗牛,多点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风景的观光台。
我是坚信“你足够努力,好运就会降临”的那种女生。这半年我在西大,渐渐褪去大学时的那份浮躁和放纵,越来越追寻内心的平静和祥和。不再那么的害怕孤单、害怕独处,很多事情都看的很开、很淡。很多事情也都尽可能的努力去做,开学的时写下的规划也不忘在执行:认真对待上课;书依旧在坚持看,这个学期的课外书籍阅读量达到了二十多本;练口语;夜跑;第一次认真的对待六级考试;学古筝;吃美食;旅行…学期结束,我对得起自己在西大的这半年时光。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时,我们就已经在失去着。但我们要是不开始寻求,那我们就根本无法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是如此的难能可贵。感谢遇见西大,来到西大。
林徽因说过:“记忆的梗上,谁没有三两朵娉婷?无论尘世中有多少荒芜,流年有多么不堪回首,总会有一些散落的美丽,写满了柔情的词章,温暖了岁月的相遇。”时光流淌,岁月留痕。我在行走,故事在继续,我的故事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