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易经》为百经之首,乾卦为《易经》第一卦,“初九,潜龙勿用”为乾卦第一爻爻辞。
孔颖达正义:“居第一之位,故称初之名。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气,起于建子之月。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故言初九潜龙也。此自然之象,圣人作法言于此。”
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象都是画的,从下往上画的,第一画称初爻,阳爻称初九,阴爻称初六。乾卦代表纯阳卦,具备阳刚之气,但在开始之时,阴气很重,阳气不足,为了保护好阳气,当阳气不足与阴气抗衡时,应选择“勿用”。阳气,代表自身发展的潜质能力,阴气代表外部的客观条件。虽然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在“星星之火”势单力薄时,也是最危险、最容易被阴气所扑灭之时。此时,如何保持一点点阳气星火不被阴气所熄灭,至关重要。阳气尚且微弱时,“潜龙勿用”是最明智的选择。“潜龙勿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潜龙”最好的保护。
孔颖达正义:“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把潜龙看成一种新生的事物,看成一种新生的力量。虽然,发展的势头很猛,但是,外在的条件尚且不成熟,发展过程还有障碍,此时应该小心翼翼,不可张扬,不可急于求成,所以应该“潜龙勿用”。过早地暴露潜龙的实力,不利于潜龙的成长,有百害无一益。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的压力大。大人还好,小孩不堪重负。小小的年纪,尚且处在潜龙阶段,父母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整天要求学钢琴学英语学这个,学那个,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未来都充满恐惧感,大家都焦虑不安,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小孩尚小,阳气尚处在“潜龙”阶段,要好好保护“阳气”,否则,过早地开发利用,无异于“拔苗助长”。教育小孩,对小孩的智力开发,应该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如果过早地把小孩的各种潜能开发出来,小孩长大后,也就没有潜力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有很多少年天才,长大后“泯然众人也”。看来,大家都希望培养出小天才,而忘记老祖宗的谆谆教诲“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张氏云,以道未可行,故称勿用以诫之。于此小人道盛之时,若其施用,则为小人所害,寡不敌众,弱不胜强。祸害斯及,故诫勿用。若汉高祖生于暴泰之世,唯隐居为泗水亭长,是勿用也。诸儒皆以为舜始渔于雷泽。舜之时,当尧之世,尧君在上,不得为。小人道盛,此潜龙始起,在建子之月,于义恐非也。”
乾卦讲解“龙德”之卦,历朝历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唐朝的学者孔颖达的思维也难免落入封建思想的窠臼。孔颖达引述“张氏”列举了汉高祖刘邦得天下的事例,汉高祖刘邦在当泗水亭长时,具有龙的潜质,但是阳气尚不足,等待机会,伺机而动。尽管具备龙的潜质,条件未成熟时,轻举妄动,易引来杀身之祸,欲成大事者,“韬光养晦”是一种策略,是潜龙的智慧。舜帝得天下,也有类似的经历。
潜龙勿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潜质较好,发展的势头较猛烈,但是力量尚且单薄,元气积累不足,所以应该小心谨慎,细心呵护,不可轻举妄动。
推而广之,还可以把“潜龙”看成是新生的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新生事物刚刚处在萌芽状态,还十分脆弱,外部的环境十分恶劣,阴气盛,阳气弱,一不小心,就会被旧的习惯势力扼杀于摇篮中。潜龙勿用,利在潜龙。
“潜龙勿用”在于韬光养晦,在于慎始敬终,在于行稳致远。“潜龙勿用”志在龙行天下。
(写于2019年8月1日)
备注:《中国成语大辞典》对“潜龙勿用”的注解:“蛟龙隐伏而不为世所知。比喻人才埋没而未被重用。”
参考书目《十三经注疏》孔颖达正义:
第一位言初,第六位当言终。第六位言上,第一位当言下。所以文不同者。庄氏云下言初,则上有末义,故大过彖云:棣桡本末,弱是土有末,义六言上,则初当言下,故小象云,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则是初有下义互文相通,义或然也,且第一言初者,欲明万物积渐从无入有,所以言初不言一与下也。六言上者,欲见位居卦上,故不言六与末也。初九之等是六爻之辞,但乾卦是阳生之世,故六爻所述皆以圣人出处托之,其余卦六爻各因象明义,随义可发,不必皆论圣人。他皆倣此,谓之爻者,系辞云爻也者,效此者也。圣人画爻,以倣效万物之象。先儒云:圣人以《易》占事之时,先用蓍以求数,得数以定爻累爻而成卦,因卦以生辞,则蓍为爻卦之本,爻卦为蓍之末。今案说卦云: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三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系辞云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又易乾鉴度云垂皇策者,依据此诸文皆是用蓍以求卦。先儒之说理当然矣。然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入及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者,以楪蓍之数,九过楪则得老阳,六过楪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準此。张氏以为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交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但《易》含万象,所托多塗,义或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