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举办了十九届,伴随着很多老师的成长。
一、昨天上午感觉学科教学和技术使用水平有提升,令人欣慰看到亮色;昨天下午稍差;今天上午感觉打回原形。
二、换一种方式,一节一节简单复盘。这也是上课老师想知道的。
从教学设计及完成情况、学科角度及与技术融合的角度。
1.《狼》从不同角度讲故事,亮点。操作:没有氛围。为什么?要求不明,形式不对。如故事要怎么讲?讲故事要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这是形式:内容也作为评价的指标。
技术:朗读,用了音频+视频,没有交互
2.《走一步,再走一步》亮点是品词品句,多种方法、渐次深入。
朗读的指导,有欠缺,读不出害怕。
商榷:动作、神态是否心理描写的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是什么关系?
技术:八桂通功能用得较充分,但学生与平台的交互、生生交互可以更深入。
3.《秋天的怀念》,一场母爱的救赎,很煽情。老师声音很好听。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也觉深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她是计算机专业教语文的老师。
但是,还不能很好地以文本唤醒学生感受,有的教学环节需要调整。如梳理文章的结构,用学习任务单,然后实物投影评价即可。
另外,单元要求,继续重视朗读,我们应该在朗读中品读,在品读中朗读,不需要剥离出来。
技术方面有个建议:梳理看花的时间、我的态度,可以以学习工具表格的形式,更快速完成,实物投影评价,实现人机交互。
4.《沁园春》以朗读带动,出发点好。但是,豪迈的感觉怎么读出来?不要着急,学生真正理解就能读得出来。还有,“品读”的过程和“优化”之间联系不上。
思考:资源多,是否用得其所?
5.《如何写好状物类作文》几个问题,这节课的课题,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意思?什么是“状物”?这是哪一个单元的写作任务?教给学生什么写作方法?
内容不恰当,所以,技术再纯属、资源再多也失却价值。
6.《昆明的雨》,设计有一定创意,但是实施过程不流畅,散文味和语文味都不够,明信片设计的环节,怎么与前面的环节建立关联?训练什么能力不明确。
思考:字词大闯关这个环节的意义何在?还有给学生看杨梅、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有必要吗?
7.《济南的冬天》项目化学习,很时髦。一节课美不美,有没有韵味,学生受到怎样的熏陶,老师这个人很重要。比如朗读的激情。怎样才是有感情的朗读?
一节课好不好,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老师实施过程很关键。比如对学生的引导,老城与古城。课本是老城,为什么绑定古城?人们称城为“古”,并非仅凭存续久远,更多基于的是对文化传承的赞赏和对怀旧凭吊的向往,更多考虑的是城市要素承载的文化与功能特征。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才真的是好课。这节课学生有了什么提升?或者,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文字表达方面获得了什么新的印象,而不是新鞋走了老路。
用了学习任务单,并展示交流,但是这个表单的逻辑还需要斟酌。先赏析,然后概括特点,再根据特点来取名,这才是阅读的逻辑吧。这个环节是核心任务是命名,而不是找景点好。
8.《走一步,再走一步》
首先商榷: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这些是不是描写角度?
其次,教学设计的头绪太多,大可以简化:冒险-遇险-脱险。三个阶段,心理想什么,周围的人做什么,对我有什么影响。
然后,学生参与度很低。
平台使用,老师圈点,指挥学生做笔记。
9.《渔家傲》
读-思-品-悟,简洁清晰;引导、互动较充分,还欠缺一些课堂应变能力。
内容概括拖拉,“品”的环节显得单薄。
商榷:概括上阙内容,“异景”好还是“写景”好?
资源的运用较到位,如检查学生捕捉视频中关键信息。用小游戏检测、总结。跟读,音频音量还要大一些,才能跟。
10.《散步》
关注我们关于要求的变化,字音字形词义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改革了。
思考几个问题:概括人物特点是主要环节,但是符合文体特征吗?
还有就是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不匹配。
融合课,首先是学科的教学,想清楚教什么怎样教。技术是融在怎样教的过程中,技术是帮助我们的教和学更有效,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