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家庭教育也一样,培养一个孩子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的幼年,其次是现在。
在2015年的时候。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研发了一套贯穿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新生命教育的教材。这套教材就是来帮助孩子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过上一种幸福的人生。
我们分了六大主题。从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层面对孩子开展教育。
生命的长度,即自然生命,就是希望我们的寿命活得长一点,涉及安全和健康两个主题;
生命的宽度,即社会生命,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价值大一点,涉及养成和交往两个主题;
生命的高度,即精神生命,就是希望我们的人生境界高一点,涉及生涯和信仰两个主题。
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构建起了一个立体的人,同时内在包涵着生命的厚度、密度、温度等等,最终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帮助孩子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两个原因让我觉得生命教育应该由学校向家庭延伸:
首先,很多生命教育的主题如心理健康、习惯养成、人际交往、生涯发展、价值信仰等,父母也是需要受教育的。
其次,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伪问题,源头都在家庭。表现在:
①孩子的问题,很多都是我们的看法问题,是沟通问题,就是不接纳,不相信,不尊重所引发的问题。
比如说,我家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原因是父母不会挑选合适的书)
我家孩子脾气不好(父母脾气更不好)
我家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相对不集中,暂时不集中)
②孩子如果真有问题,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庭。
就好比孩子感冒,很多父母会责怪孩子不懂得多穿衣服,不懂得避免传染,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实际上,真正的源头是父母忽视和剥夺了孩子的抵抗力。
再比如,一个孩子过度玩手机的问题,不是孩子一直想玩,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是孩子的自律能力,负责任的能力等被父母忽视或者剥夺(更常见)。因为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可能在父母溺爱中发展,负责任的能力不可能在父母包办中提高。
很多父母对孩子问题的错误理解常常表现为以下一个自动化反应:
1.孩子有问题;2.改变的是孩子。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还要失去多少生命,我们的教育才会停止伤害》里面就提到有个学校在当地发生学生坠楼事件后,第一时间让我给学生讲讲生命教育,就很能说明问题。其实我最想是跟父母和老师们讲讲如何去善待学生的生命。
家庭教育要真正起作用,父母必须从“自动化的反应”转变到“自主地觉醒”,孩子出现问题:
1.父母有问题;2.改变的是父母。
如果父母在这一点认识上转不过来,依然还是觉得,问题在孩子,改变的也是孩子,那么家庭教育就不可能发生作用,甚至走向反面。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不是说学了用在孩子身上,而是用在父母身上的。
01 承认自己不知道
很多父母会说,育儿的理念很多我都知道,也听过很多讲座,看过很多视频,但是就是做不到。比如,父母会说:我也知道情绪管理很重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我也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是还会打骂孩子;我也知道要给孩子鼓励和赞赏,多发现优点,但是还是会否定和挖苦,还会数落孩子的缺点……
“道理都懂,事情做不到。”这句话逻辑错误,道理都懂,事情肯定做到,事情做不到,肯定是道理一知半解,没有真懂。
王阳明也曾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也有父母说“道理我都懂,但做不到。哎!改变真的好难,我好痛苦啊。”这里只说明两个问题:他是真不知道,真不懂!那个痛苦正是他真正想要的,他贪着于此、享受于此!
父母说自己知道,其实是给自己的无知保留尊严,不仅是自欺欺人,更是阻碍了自己的求知,放任了自己的无知。
就拿打骂孩子来说,虽然父母嘴上说“打骂孩子,是不对的,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知道,但如要仔细分析,父母真正的知道是这一个——“我是他父母,打是亲、骂是爱,打一顿肯定有效果,控制不住情绪也没办法,这个代价我承担得起,我有资格打骂”。事实父母上也是这样做的。
这样的事情,其实孩子也在做。我们经常问孩子“这道题怎么做知道了吗?”孩子一般想都没想就说知道,但考试还是出错。这个时候孩子经常说,“这题我知道,但没看清题目,粗心”——其实孩子是真的不知道、不熟练。粗心也经常成为觉察自己、探索自己、发展自己的障碍。
所以,亲爱的父母朋友,如果你做不到,一定要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常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不打不骂孩子,我该怎么做才好”,才会不断地让孩子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自己。
儿童心理研究专家李玫瑾在有次讲座中曾提到北京某位老师说的一句话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承认自己不知道,是父母进步的前提。
接下来说的第二点正是很多父母自以为知道,但是做不到的。
02 你家的孩子不一样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孩子的先天遗传条件是一致的,也没有两个孩子的后天环境是一致的。
所以,你家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会有样的结果。
父母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会了,你怎么还不会”!
让一个人迅速痛苦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拿他和比他强的人比较;让一个人快速幸福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别人怎么看你放在一边。
既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那就不要拿来比较,而是用来欣赏。真正的比较是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真正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真正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家庭教育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做自己呢?知道自己的强项。成为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彻彻底底、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强项。
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他非常热爱文学,特别喜欢看书,也喜欢创作,但是数学成绩不好,他的母亲一气之下,没收了他的全部课外书,不许他再看,给孩子报了数学补习班,一到周末就送过去,孩子很不愿意,但是没办法,孩子眼泪汪汪,后来我听说这孩子数学一直不好,语文也落下了,亲子关系也弄得很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数学学不好很可能数理逻辑智能先天的不足,父母和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而不该一视同仁。
像这样的孩子在我周围非常多,很多父母亲手剪断孩子的翅膀,却怪他不会飞翔。
正如卢梭说过一句经典名言:“父母费了大力气,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然后又抱怨他怎么变成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父母会质问我,卢老师,你知道吗,发展兴趣特长太奢侈啦,没有成绩,孩子都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大学,特长有什么用呢?还是要分数的啊。
当然,让孩子做自己,不是不要分数,而是这个分数如何拿到,如何让分数来成就自己,如何让分数来实现自我发展,让孩子自觉地成为生命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最终分数有了,生命却空了。
让孩子做自己,是幸福的底线,做最好的自己,是创造。失去自我的生命是痛苦的,拒绝成长的生命是空虚的。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经做过一个《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用“空心病”来定义一种在学业有成的高材生中常见的新型心理障碍。徐凯文还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统计数据,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厌学,40.4%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注意,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中国的教育就跟我们国家的GDP一样,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少地方政府就像抓GDP一样,抓教育,动不动就重点率、本科率,教师和学生被迫成为产出分数的机器,教师苦、学生累、父母急,教育把最重要的培养人格的事情放在一边,而把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知识教育放在核心,这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但是我们也反思一下,我们很多家庭又何尝又不是一个个小政府呢,在关注孩子分数的背后,让孩子失去太多太多,这个不也是带血的家庭GDP吗?
说了这么多,我总结一下:
①父母不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其他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②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看见自己的天赋,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然后真正做自己。
③让孩子成为他想要的自己,是父母最最重要的事情。
03我们不能改变孩子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我问下各位线上的父母朋友,如果你自己不想改变,谁能够改变你?)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改变,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父母先改变——影响孩子——孩子自己改变;
(典型错误)父母不变——直接让孩子改变;
很多父母让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自己却没有活成孩子想要的样子。
举个例子,父母冲着孩子发情绪:你不要哭了,再哭我就要生气了。
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先改变自己的态度)“你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妈妈的原因吗,来我们一起来说说,你想要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这样的方法,孩子才有可能去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就是不断地让孩子遇见更好的父母,从而孩子自己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父母改变自己,影响孩子自己去改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孩子没有改变,原因一定从父母身上找,而不是在孩子身上找。父母要常问自己的一句话,“还需要我做或者不做什么,才会影响孩子愿意改变或帮助孩子更好改变。
可能会有父母反驳我说,不对啊,我现在说什么,我孩子就做什么,孩子都很听话啊,都照着做啊,这不就是说明我在改变他吗?
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父母说的,刚好也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第二种解释(更普遍),孩子是被迫受控制,碍于某种权威不敢反抗,服从不服气。比如,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会集中爆发“革命”,就是成年人所谓的叛逆孩子。孩子会跟父母说,“我其实忍你很久了,我受够了”;也有的孩子失去了反抗的意识,成了个听话的孩子,但也失去了生命的主动性、创造性,成为逆来顺受的庸人,非常可惜。
那么如何让孩子愿意自我改变呢?
04 找出孩子的动机
父母想要和孩子关系处理的好,就要和孩子的动机在一起。
每个人的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误会地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某些需要。我举一些极端的事件,比如抽烟、纹身、早恋、交狐朋狗友,沉溺游戏、逃学、甚至自杀,等等,这些事情背后的潜意识也统统都是正面的,诸如证明自己强大,掩饰自己弱点、想要激情快乐、获得关注、彰显自我、寻求存在、逃避痛苦。以说谎为例,孩子撒谎是因为担心说真话会受到伤害,因此撒谎的动机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父母面对撒谎的孩子首先要接受他的动机——懂得自我保护,珍爱自己(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父母可以这样问孩子:“你作业明明没有完成,为什么要告诉妈妈已经完成了。” 当孩子说出动机后,父母可以跟孩子说:“你想要让自己不被妈妈批评,说明你很在乎你的成绩,很在乎妈妈对你的看法,你很有自尊。”
父母接受孩子的动机,但可以不接受他的行为。妈妈可以继续说,“跟妈妈要说真话,说真话才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你的目标,拿到你想要的结果。”
最后妈妈可以说,“告诉妈妈,你什么时候开始完成作业,是否需要妈妈帮助”。
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时,不能只是给予批评和指责,而忽视了他的正面意向。这样就等于否定了行为背后的动机,会严重地伤害他的心灵。有时候孩子本是一番好意,却遭到指责,心里自然委屈的很。
父母不能直接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应,而是要考虑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浩浩爸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正在鱼缸里捞鱼,然后放到有很多肥皂泡的小盆里。如果是在以前,浩浩爸肯定会大发雷霆,立即制止孩子:“你瞎鼓捣什么,这样鱼会全部被你弄死的!”但自从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后,浩浩爸决定用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爸爸:浩浩,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浩浩:我在帮金鱼洗澡啊!
爸爸:你为什么要帮金鱼洗澡啊?(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浩浩:洗完澡,金鱼会更漂亮啊,电视广告里说洗衣服,可以让衣服更鲜艳。
爸爸:哦,原来你是在帮金鱼洗澡,想让它更漂亮啊!(肯定动机)
浩浩:嗯。
爸爸:卖金鱼的叔叔说,金鱼应该生活在清水里,它不喜欢有肥皂泡的水。
浩浩:哦,我知道了。
爸爸:那以后如果再遇到不懂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呐?(引导孩子)
浩浩:我可以先问爸爸或妈妈。
爸爸:哦,很好,如果我们都不在身边,应该怎么办呐?(鼓励孩子想办法)
浩浩:我还可以去查资料,问老师和同学…
接受孩子的动机,孩子就会感觉出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愿意让你去引导他做出改变。
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把这当作亲子的共同目标,便能使亲子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
找出更好做法的方法之一是发现孩子动机背后的价值观(孩子到底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孩子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
小朋友在乎的价值不外乎下面一些价值:新奇、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神秘、刺激、挑战、竞赛、有机会得到肯定等。
大朋友的价值不外乎:更强、受人喜欢、快乐、被肯定、被赞赏、成功感、存在感、优越感、满足感、自己重要、有资格(配得感)等,当然上述小朋友在乎的,大朋友一样在乎。
我们说很多孩子为什么沉溺于网络游戏,整天玩手机,原因是这些手机、游戏都能给到上述的价值。
因此推动孩子改变的秘诀:不论是看书、温习、做功课或者参与家务工作,只要在想让他做的事里加上一些小孩子所注重的价值,父母的困扰便会消失。
例如,可以跟孩子这样对话:
“我们来比赛吧,看看谁能先把这10个单词背出来,看看谁更厉害?”
“你很喜欢写小说,是吗?上大学能让你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可以结交很多名人大咖。”
“现在芯片技术多垄断在外国公司,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太遗憾了,学理科能学到技术。”
很多父母说我很爱孩子啊,为什么孩子不理解我。其实爱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爱,很多父母说:“我这样做是为他好”,但是孩子收到的却是父母的控制。
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的权利。
人们常说,“能把马拉到水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
但是如果我们告诉马,一天要和八杯水,才会跑的更快,这匹马或许就愿意喝水了
把“把马带到水边”是我们父母要做的第一步,营造环境,提供条件,“让马喝水”是第二步,让你的愿望和孩子的动机保持一致,孩子就能马到功成。
各位父母,孩子学习苦不苦,累不累是假的,如果能符合孩子的动机,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苦就不再是苦,累就不再是累,学习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快乐充实的过程。
05 先处理孩子的情绪
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的问题是沟通问题,沟通的障碍在于情绪冲突。
父母在处理他人情绪通常会有四种没有效果的类型
1.交换型。给一些孩子在乎的价值去让孩子的情绪消失,例如给孩子糖果要他停止哭泣,带孩子去公园玩以驱走情绪。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因为只要那些价值消失,同样的情绪会再次出现。
2.惩罚型。把情绪看作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应因此而受罚,就像威吓孩子说再哭便会打他。这样只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情绪。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使自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不应把情绪显露出来,同时又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是完全漠视对方的情绪,对对方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示意对方应自己处理好情绪。
4.说教型。顾名思义,这种类型是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很容易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困扰中。当一个孩子难过,伤心,委屈,愤怒的情绪或者受到伤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分析、大道理,乃至同情。因为在情绪化的状态下,任何道理都是杂音。
以下三步是正确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
第一步:接受孩子的情绪。
例如:“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我感受到你有点委屈”;“我知道你很生气”。
和接受孩子的动机,孩子就会感觉被接纳一样,理解孩子的情绪,就会让孩子觉得被理解。被理解是孩子和父母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
第二步:描述孩子的内心。
例如:“你很想提高成绩,但是找不到好的方法,因此很苦恼,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妈妈刚才批评你,你觉得妈妈没有尊重你,你很失望;你很想买那个玩具,但是妈妈不给你买,你觉得妈妈不爱你了,你很生气”;“小明那样子对你,你当时一定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受欺负了” ;“他们那么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有些英语题目真的让人很头疼”;“我看到你哭啦,屁股一定很疼吧”
保留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孩子会更愿意听从你的引导。
第三步:处理孩子的事情。如果重新来过,你会如何选择;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还可以什么其他的办法;以后妈妈不小心说错了话,你会怎样和妈妈说。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生活中,我们有些父母伤害孩子,是“杀人不见血”。
比如孩子做作业感到苦恼、焦虑、困惑而情绪不好时,父母会说:这么简单都不会,笨的要死,其他小朋友早就学会了,就你不会!”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家庭教育的培训班,在学习中途我出去上卫生间,正好有位年轻的妈妈出来接电话,在走道里我听见这位妈妈这样和他孩子对话:“怎么啦,你哭什么,妈妈在外面有事,等我回来再说。”
正确的沟通应该是:“妈妈听到你哭的很伤心,很难过,你一定是受委屈了,妈妈好想来陪你……”
短片中的母亲和女儿之间的问题,看似是手机问题,但实际上是沟通问题,沟通问题又实际上是情绪处理问题,情绪处理不好,亲子关系会恶化,事情也会难以解决。
处理好了情绪,就能处理好事情。那么谁来先改变态度,愿意去理解对方情绪呢?家长作为成年人,因为给孩子做出榜样,必须先改变自己。
肯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收到的是这样的信息:“你对我很重要,我很在乎并理解你的感受。”在这个信息背后是一种可能和探索:“一旦你平静下来,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常常说,情绪化是本能,化情绪是本事,家长要多多训练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06 不负责任就受伤害
负责任不是要代替孩子成长和作出决定,而是始终从父母自身出发,检视自己多做了什么或少做了什么,思考还能给孩子提供哪些帮助。和负责任相反的是“受伤害”,“受害者”父母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盘算的是别人多做了什么或少做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好,导致了问题的发生,从而让自己很受伤。
例如,当孩子成绩下滑时,“受害型”父母往往把问题指向孩子、老师、学校等原因,比如怪孩子偷懒,学习不努力;怪老师教学水平差,偏心;怪学校管理不严,校风不好等等,“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很无助,感觉全世界都不如意。负责任的父母面对孩子成绩下滑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做什么才能够让孩子走出困境。比如,如果是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那就和孩子用心沟通下,究竟发生了什么?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医生;如果是教师教学水平问题,或者教学态度问题,那就和相关老师、领导沟通,是否确实需要调整或整改;如果是学校校风问题,那就需要和领导、当地教育局沟通等等。负责任父母的行为在于为别人的不负责任负起责任来,焦点始终在于我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让孩子离自己目标更近一步。
当父母主动承担责任时,自己就成为事件的主体和领导者,其行为理所当然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拿到结果。父母不负责任就会受伤害。受害型父母经常会感到无助、气愤、受伤、失控、失望、被利用等等负面情绪,受害者父母常常告诉自己没有办法,以至于没有选择,常常和孩子、教师、学校互相伤害。
负责任父母不找借口,可能会很辛苦,很累,甚至不被人理解,当出现问题时,不指责,不抱怨,创造的是面对、接受、学习、有能量、激情等正向体验,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成为孩子身边的最有力支持者。
07 让孩子付代价而不惩罚
有些错误如果孩子一犯再犯,一错再错,那么父母就必须让孩子付出代价。让孩子付代价,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负起责任。
让孩子付代价,是基于孩子成长,是让孩子觉察自己,负起责任,自觉改进。孩子付的代价是预先自己提出和承诺的。比如,如果父母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如果玩电脑游戏超过预定时间,就要自己付出代价来让自己警醒和反思,付代价的方式是健康,同时又是辛苦的,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到小区跑步几圈,跳绳多少,俯卧撑多少,或者额外承担更多的家务,或者是一年内不许吃冰淇淋等等。
很多父母把付代价理解为惩罚,甚至体罚,这是错误的。付代价不是惩罚,是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是让孩子自己觉察和反省。父母要让孩子清晰: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付代价,其实都是最小的。因为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到了成年,到了社会,会付出更大、更惨痛的代价。
前不久,我在和一位高中的领导谈到如何对学生处分事情,我说,要把付代价看作是一堂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帮助他一起实现自我突破和觉醒,而不是对学生的惩罚,对其他同学也是有教育意义的,让学校处分成为孩子优秀的故事,而不是事故。
这里要尤其提一下体罚。我常说体罚是饮鸩止渴,因为其负面效应极大,但是还是很多父母在使用,原因很简单——速效。然而,速效的背后却是愤怒(我恨你)、报复(我要破坏)、对抗(我不服),屈从(自卑、胆小、懦弱)。
当我们在惩罚孩子后,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父母上面;孩子的情绪掉进了恐惧、愤怒、受害上面。孩子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以及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实际上会剥夺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而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句话是有条件的,没有这个条件,棍棒底下出的可能是逆子,或者卑子。条件就是孩子收到的是父母的爱。这一点其实是很难把握。因为从父母角度来说,常说打是亲骂是爱,但父母想表达的和孩子接受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孩子在受到家暴时,往往收到的是妈妈恨我,不爱我,我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孩子会暴躁、激怒、或者自卑甚至抑郁。
相传在汉朝,有个叫韩伯俞的人,在母亲的体罚时,收到的是父母满满的爱。
韩伯愈是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非常孝顺。他母亲的家教很严厉,韩伯俞偶然有了小小的过失,母亲就要用拐杖打他。韩伯俞总是跪下来受了母亲的打,一些儿也没有怨言和抵触。有一天。母亲又拿起拐杖开始打他,打着打着韩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觉得很奇怪。问他道,“从前打你的时候,你都是愿打愿罚,不流眼泪的。今天打你,为什么哭了起来呢”。韩伯俞说,“从前母亲打我的时候,是觉得很痛的,晓得母亲身体很健康。今天打我的时候,母亲的力气已经不能使我感到痛了,才知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以不免地哭起来了”。这个案例就说明,只有让孩子收到爱的体罚,才是有价值的。
当然我也不是在为体罚辩护,我只是想表达,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体罚,就是一定要让孩子收到的是你的爱,不是你的恨。父母不要去“恨”铁不成钢,而是爱铁才能成钢。父母可以跟孩子说,“今天你必须付出代价,但是妈妈找不到更好的让你觉醒的方法,必须要体罚,请你原谅妈妈,因为妈妈真的很想让你越来越优秀”。
08 “无条件”+“低标准”
1.无条件
父母无条件爱孩子,就是爱孩子跟孩子的表现没有关系。爱是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喜欢是索取,在乎的是自己的目的。
有条件的爱不是爱,是交易,是孩子眼中的“套路”。
显性的有条件,比如:
考到前十名,妈妈就爱你;
你把药喝了,妈妈就爱你;
乖点、听话,妈妈就爱你
有时候父母的表扬和爱在孩子眼里就是套路,孩子心里想的是父母爱的是自己的优秀,而不是自己本身。所以孩子会感到和父母在一起不安全。
隐性的有条件就是把对孩子的培养看做投资。投资就是有收益的预期,如果没有收益小,或者没有收益,心态就会失衡,就会迁怒到孩子身上。
各位父母,如果你的孩子考零分,你还爱他吗?
爱孩子,跟他表现无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网上有位智慧父母的经验分享:
园园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当她战战兢兢地把第一篇文章给我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他眼中的不安,似乎她在等待我的审判。看了她的文章,我发现那的的确确是一篇糟糕透了的文章:事情没有交代清楚,句子不完整,还错别字连篇。我当时在想:“我应该如何去评价它呐?”由于我知道,孩子对写作缺乏自信,所以我不能简单地说一句“不好”就了事。在我沉默之时,孩子流露出忧伤的眼神,可是她没有想到,我对她说了一句令人兴奋的话:“非常不错,这是你的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连一句话都写不出来。”这时,我看到园园眼中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不久,园园把她的第二篇文章给我时,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如果我看到园园的文章不尽人意,立刻把她否定了,甚至骂她“怎么这么笨!”这样就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毁掉了孩子的自信心,恐怕她以后再也不会写文章了,也就扼杀了她的一项才能。
爱孩子,跟别人说他什么无关。
例如:在家长会上:
当老师这么对父母说:“你家孩子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点自卑!”
父母要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听课很认真,学得很快,她很喜欢你,如果上课她提问的时候,你能积极地配合她,我想她会更加喜欢你的。”
在团队游戏中:
当孩子被其它小朋友嘲笑:“蠢猪、呆子”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说:“我看到你手脚挺灵活的,跑地也很快,可能因为你还小,还不熟悉他们的游戏规则,等你长大一点,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
在比赛过程中:
当孩子被淘汰的时候,你要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是你第一次参加比赛,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有了这次宝贵的经验,我想以后你会做的更好的。”
爱是我们父母的一种选择,和自己的格局、境界、胸怀有关,和孩子怎么样无关。
2.低标准
低标准是指对放低自己的标准,宽以待人,是父母对孩子的接纳。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标准越低,关系越亲密;标准越高,关系越紧张。
徐峥电影片段
电影里男女主人公就是因为标准太多,所以互相不接纳,导致亲密关系出现危机,其实在家庭关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也是这样的。
很多父母看不惯孩子的一些行为,玩游戏、听音乐、睡懒觉、发脾气、看课外书,吃饭慢、顶嘴(不认同父母意图)、弄脏衣服、总是黏人,殊不知童年自有童年的乐趣。
因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就是儿童。儿童医院的存在,就是时刻在提醒我们,连儿童的身体和我们成年人的身体都需要区别对待,何况他们的心灵呢?
尊重儿童,发现儿童,感谢儿童让我们回到简单的快乐。其实有时候孩子在教会我们快乐,我们快乐的标准太多了。
我经常和我孩子扔枕头游戏,床上的杯子扔了一地,我和儿子开心的玩耍呢,我老妈就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哎呀,怎么可以把被子扔到地板上,会脏的,你看把家里弄得乱的,一下子,我们的快乐就停下来了。
所以,孩子肯定是喜欢我的,这就为我教育孩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和教育资本。就是孩子喜欢你,才会听你的话。就像在学校,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往往那个老师教的课就会学的很好。在家庭教育中,放低自己标准,对孩子宽容,能获的孩子的亲近和喜欢,孩子会更愿意听你话。
低标准是宽容,是悦纳,是对孩子做不到的接受,是对孩子缺点的接受,是对孩子做他自己的肯定,是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但是宽容不等于纵容,只有快乐不足以保证优秀,要优秀就必须要对孩子高要求。
09“高要求”+“无限相信”
高要求是对孩子做到严谨。严谨不是严厉、也不是严肃。
严厉是情绪化,是不接纳,不宽容,传递负面情绪(说话凶,打骂);
严肃是外在的,表情令人敬畏,缺乏情感和活泼(没有好脸色看,让孩子害怕);
严谨是内在的,基于目标和成长(可以和孩子有说有笑,有唱有跳,但是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去学习,必须放下手机,等等,孩子自己的目标必须达成)。
高要求是帮助孩子达成目标,目标一定要达到,也一定能达到,这是承诺,是无论如何,父母绝不放水。
在家庭教育中,高要求就是父母鼓励和帮助孩子不断追求更高目标,通过冒险、挑战,不断把孩子“推出”其自身舒适范围,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让孩子拿到更多的成果,获得更多赢的体验,不断树立自信,做更好的自己。
需要强调的是,高要求的逻辑前提是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这种无限相信就是对生命的信仰,即不以孩子的结果来决定是否相信孩子,而是父母无条件的相信孩子,和孩子本身的表现无关。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相信是有条件的,选择性的。当孩子表现优异时,选择相信;当孩子表现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结果时,选择不相信甚至对孩子能力产生怀疑,不再相信。而父母一旦不再相信,就不会有高要求,也就无法帮助孩子去发现更多可能。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只有父母无限相信孩子,始终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到,就会不断地去鼓励和引导孩子去拿到更多的成果。
日本人小学生跳马
各位父母,你们能像视频中的老师那样对孩子高要求吗,你会在孩子失败N次之后继续选择相信孩子可以做到吗?
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种是让孩子和别人比较,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也不能输在比赛中,更不能输在终点线。另外一种是既不让孩子和别人比,也不让孩子和自己比,消极地“静待花开、顺其自然”,也即“佛系”引导。其实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前者忽视了生命的独特性,容易让孩子在比较中失去自己;后者忽视了生命的超越性,往往让孩子错过更好的自己。父母,应该让孩子以他人为参照,发现、发展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接纳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快、更高、更好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创造最大的价值。
对孩子分数放低标准,对孩子的优秀提高要求。
低标准是对孩子努力结果的顺其自然,高要求是对孩子努力过程的毫不动摇。
我经常说,不要逼孩子分数,逼孩子优秀。因为分数是优秀的副产品,分数不保证优秀,但优秀就一定会有最好的分数。
接下来介绍一种高要求的训练方法,就是第十个建议。
10 “孩子做到”+“父母看到”
很多父母、老师都喜欢和孩子讲道理、说教,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认为知是行的开始,孩子要有某种行为,必须先要有认知,比如要做到不迟到,先要懂得守时的道理。第二个原因是父母借道理高高在上的地位狐假虎威,孩子想要懂得道理,就要听自己的话,维护了父母的权威。
但是我们都知道,知道不等于做到,更不等于拿到。很多时候,父母说教的事情,是孩子没有做到的事情,孩子看来,父母的说教是否定,是埋怨,更是无理要求(如果父母本身也没有做到的话)。
习惯养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先做到(先行后知),然后孩子再看到自己做到的事实(父母肯定+孩子自我肯定),最后孩子才真正知道并践行(知行合一)。
举个例子,父母想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要帮助孩子去制定好作息时间。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就肯定他,并鼓励继续坚持。当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先接受孩子的做不到(这一点尤其关键,孩子做不到很正常,从做不到变为做到,不正是教育的价值吗),父母要做的就是问他,“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到?是意愿度不够的问题,还是方法有问题?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是什么障碍着自己?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需要父母提供什么帮助?……”直到孩子做到为止,做到后就立刻肯定他做到了,并且帮助孩子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其实很多学校德育的思路也是先知后行,先告诉孩子要做有道德的人,再告诉孩子如何做的道理,最后让孩子去做,这样做的弊端是学生大道理都懂,但是行为很少落地。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思路,让孩子先做后懂,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有效路径就是:“动词(去做、去做到)——名词(知道、得道、体悟)——形容词(最终成为……的人)”。
让孩子做到,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价值,就是给父母肯定和表扬孩子提供一个铁证如山的理由。这里我要最特别讲一讲父母肯定或者表扬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减少无内容的表扬,如你好棒,你好厉害,你真是个好孩子,等等,这些会被孩子认为是心机和套路):
“我看到(听到)+我感到(美好的品质)”
比如,父母肯定孩子早睡早起,可以这样表达:
我看到你昨天晚上10点05分就熄灯,上床睡觉了,今天早上6点43分起床,我感到你很自律,你能够早睡早起。
比如,父母想肯定孩子英语学习有进步,可以这样表达:
我刚才听你背了20个单词,你全部准确回答了,语音语调都很到位,中文意思也符合,而且背诵速度很快,上次花了10分钟,这个你用了8分钟,你的英语进步很大,也很努力。
比如,夸孩子足球踢得好,可以这样表达:
我刚才看到你过人的速度很快,假动作很逼真,对方几个人都被你过掉了,传球很到位,我听对方球员说,要是你是他们球队的就好了,你踢足球很专业。
肯定和表扬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给孩子注入美好品质的过程。
所有,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制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多做点事,并帮助他(让他自己)做好,让他得到多些肯定。
做到就是能力的体现,再加上父母的肯定,孩子的自信就会提高。有力量自信就一定会自爱(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就倍加珍爱自己),自爱后就一定会自尊、自律、自强。
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什么能力或自信,让孩子“多做——多做到——多被肯定”,这就是帮助孩子自信的方法。
11 清晰的目标,焦点集中于计划
清晰的目标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家长可以把孩子随时从各种负面情绪、受害、受挫、纠结中拉回来。当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家长只需问孩子,你现在做的是不是往你的目标更近一步?如果是,继续;如果不是,那你现在要做的是?
第二,目标把孩子遭遇的困难分为绊脚石和垫脚石。没有目标,困难很难过去,很容易体验输,困难就是绊脚石;有目标,困难必须过去,很容易体验赢,困难就是垫脚石。
目标的第三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在超越中有赢的体验。一张卷子满分100分,孩子考了59分,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肯定那59分的成功,因为成功与失败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连续体,在全部的100分里,59分就是59分的成功。
接了来问孩子,考了59分,看到自己哪些是行得通的,需要继续坚持(非常关键,让孩子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哪些是行不通的,需要注意和提高(没有批评,没有比较)。然后让孩子自己承诺,下次是否能够掌握的题目继续做得对,错过的同类型题目不会再错。如果下次做到了,那就直接肯定孩子的能力。如果没做到,继续追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到,该如何做到,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我曾经和一位初二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过一个手机管理的目标和计划,目标是周末每天玩手机控制在2小时之内。计划呢就是具体玩手机的时间点。计划制定出来后,就是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很有可能孩子会做不到。这个时候教育才会发生,就是让孩子看自己,为什么计划没有执行到位,为什么目标没有达成,一直给孩子贡献和支持,直到孩子拿到目标。
父母以帮助孩子提高能力,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就应该多给孩子“如果这件事情让你再做一遍,你会怎么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才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令你在今天之前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实现你的目标,现在最大的障碍是……”等等问题,帮助孩子自我觉察和反思,孩子就会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12 客观事实是最终权威
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确与否?关键要看对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效果。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存在差异化的,都是具有独特性的,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可以囊括所有孩子成为一个真理标准的,只能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孩子的特性,找到一种家人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去实施。
家长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父母教育的目标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成,理论和方法再正确都是没有意义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家长沟通的时候,这个家长一味地强调自己如何含辛茹苦,如何苦口婆心,如何教育孩子,但是孩子就是不听话,就是没变化,她对孩子很着急。我在沟通过程中,试图让她觉察自己,是否需要自己做出改变,她根本听不进去,强调“我难道错了吗,我错在哪里了,我跟孩子说的难道不对,不应该?”整个沟通的过程,她一直试图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对的,只是孩子不争气,不孝顺造成的。我最后没办法,直接跟这个家长说,“好吧,你是对的,那又怎样!结果呢,你想要的结果呢?你对了那又怎样?”
我后来又强调:“你赢了,你对了,那又怎样!”
让孩子优秀才是我们的目标啊,父母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证明自己对,而是让孩子优秀。
所以,父母要愿意放下自己所拥有的。试着臣服孩子,学会求助孩子(在父母的需要中,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勇于向孩子道歉,愿意蹲下身来,承认自己无知,懂得适当示弱,愿意修正行为,善于一时糊涂,不执着于常规……父母选择一切言行,都只关注一个目标: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放下自己不容易,需要勇气,需要超越,但这正是我们需要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陪孩子成长,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经常有父母跟我诉苦,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经常跟他们说,其实孩子就是来练我们的。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两种人,我们必须因他们而改变,一个是我们的父母,一个是我们的孩子。我经常对自己说“我在,他们就更好”,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儿子,也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幸福。
真正智慧的家长,一定不执著于最对的道理,不执著于自己比孩子有道理,而是善于寻找对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勇于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让想要的结果发生——孩子优秀;让客观事实说话——孩子幸福。
家长赢了孩子,不是赢;孩子赢了,家长才是真正的赢!
说了这么多,很多父母会说,好复杂,好多注意的地方。哈哈,其实大道至简:家庭教育,简单说也就以下这几个字:爱-接纳-陪伴-肯定-相信-高要求-支持。
可见,最好的家庭教育都是免费的,无关财富权利地位。
我们对孩子的信心,源自我们对自己的信心,让孩子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
请把孩子当镜子,在孩子那里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做对了什么,还要做什么。
有句话说,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父母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父母,绽放自己生命的精彩!我们优秀了,孩子怎么可能不成功。
亲爱的父母,请不要担心你的孩子,你唯一要担心的是自己。
问问自己,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