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起了这样一个把思考作为重点的题目。但切记,有所进步的基础是:想思考、先学习,不低阶、无高阶。这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了哪个都不行。
今日最初的思路,来源于李笑来老师清晨推送的一篇文章:
《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有理有据,非常值得学习,而文章中五方面所阐述的内容,其最基础的一点即是:首先要有大量、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后再在这些积累之上不断练习,同时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不断反思明了自己的目标以及不足,之后再进行练习,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够有真正的进步。
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
没有积累,就无法深入思考;没有深处思考,学习便永远停留在低层次上,不会有大的进步。
李老师在这篇文章中也着重强调:写作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
无独有偶,在这两天我反复提起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有效的阅读必须是主动投入、而非被动吸收的,也即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反复咀嚼之后,这本书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作者提到,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必须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可能根据书类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大体是一样的)1、从整体上看,这本书说的是什么?2、细节上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同时,作者也强调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一本书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理由,否则就不是理性的讨论、而是情绪的发泄了。如果想效果更好,则需要把重点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注意是用自己的话,即与作者不同的表达方式——转述而不是复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确定读者已经掌握了这本书。
无论是这几个问题,还是后来提到的转述,其宗旨都是必须在读懂(也就是充分学习积累)之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然后才能说你确实读懂了一本书的内容。
而先积累、再思考的方法也不独在写作与读书之上,我们学习其他的许多知识、技能,也往往都是经过思考之后效果才能更好、效率才能更高。
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学习之道》的作者维茨金。他先是纵横西方棋坛十年,而后转战太极,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在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领域中,他都到达巅峰,屡战不败。但在维茨金自己的口中,无论是象棋还是太极,都不是他真正擅长的,他真正擅长的领域是学习。
他的学习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练习以及不断的反思、回顾、方法的改进。大量的练习并不罕见,维茨金的许多对手——无论是象棋领域还是太极领域,都不缺乏练习,其中许多人甚至比他的学习时间要早得多、练习也更多,但他们都失败了,究其根本原因,是维茨金在思考这一方面胜过了他们。
其实我自己在这一方面也深有体会——我是学不会数理化的,但我在记忆方面胜过许多同学,高中时最被人赞叹的,是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我就能找到语文老师,把全书所有需背诵的段落都背一遍——包括文言文。
但我并非记忆力有多好,而是有我独特的方法。
每次要背东西了,我会先反复默读,读通读顺,分清层次,而后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背,背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复述,卡住了看一眼,记一记,继续复述。完整复述一遍之后,再继续第二遍,此时再遇到当初卡住的地方,就会格外注意,多半就不会被卡住了。复述没什么问题了,改默写。默写时与复述时不同,遇到想不起来的不去看,而是继续写,直到写完之后,用别的颜色的笔进行修订,再记忆,再默写第二遍……如此循环。如果文章不长,则读、背、写,一气呵成,如果文章很长,就分层次进行读、背、写,最后再合起来完整写一遍。以这样方式去背诵,记得相当牢固。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整个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但非常高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充分积累,与积累之后头脑的充分参与。
经过多方论证,我想我已经将我的观点阐述清楚。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稍不小心就会被淘汰,只有能够终身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但这条路没有捷径,不断积累、并在其上不断思考的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