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一去超市就不走,什么都要买,不买就哭,撒泼打诨,弄得我们都不敢带他去超市了。
是吗?超市那么恐怖?我怎么觉得超市是超好的育儿圣地呢~
首先,超市的货品玲琅满目,这个不正是孩子练习认知的大好机会吗?每个物品对应的名称,种类,放在超市的哪一类货架上。这些知识看似没用,其实都是孩子对于分类,物品种类理解的重点。
小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先从一个货架开始,这个货架上都有什么颜色的物品,摆在什么地方。香蕉在哪儿,苹果在哪儿,是什么颜色?酸奶是冰冰的还是热热的?这个东西是瓶装的还是袋装的,是纸袋子还是塑料袋?通过这样的问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理清思路。能教孩子的认知上面的东西就太多了,在这儿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当孩子满了1岁以后,我们去超市时,可以列一个购物清单,把需要买的东西写在一张单子上,然后,买的时候,给孩子看,妈妈买了酱油,把酱油划掉;妈妈又买了鱼,把鱼划掉……持续的这样做一段时间,为日后我们给孩子建立愿望清单做准备。
然后,大概有了1岁半,喜欢在超市吵着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建立愿望清单了。把孩子想要的东西写下来(画出来),列一个长长的清单,然后,每次去超市,买一个清单上的物品,并且用笔划掉。因为之前我们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示范,孩子会很熟悉的买到心仪的物品并且划掉清单上的物品。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告诉孩子,去一次超市只能买一个物品,去超市的频率也由家长先跟孩子规定好。比如,我们每周二和周五去超市。做好规定以后,就要坚决的执行,以免孩子的规则混乱。
有愿望清单的好处是,孩子可以提前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超市的物品吸引。然后,当孩子觉得什么东西很好,非常想要,但是当时又不能给孩子买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写在愿望清单上。当孩子写的时候,其实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想要东西本身,而是要家长的一个态度:愿不愿意为了孩子的需求买单。但是,作为家长,虽然爱孩子,也愿意给孩子买,但是怕无休止的买会让孩子贪得无厌,越演越烈。于是,愿望清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另一方面也帮助家长建立了规则。
好了,这样持续做到2岁半或者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规划了。比如,我们每周二要去超市,那么,去超市前,我们给孩子10块或者20块,告诉他,这个钱你可以自己支配,买你愿望清单上的东西。你的清单上,有些东西很便宜,有些东西很贵,便宜的,你可以多买几个,贵的,可能这次你先不买,把钱存起来,下次去超市,妈妈又会给你零花钱,你的钱就足够了。
当然,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我们可以举例说明,现在妈妈给你10块钱,你看,这个巧克力是2块钱一块,你就可以买5块。这盒糖是8块钱一盒,你可以买一盒,还剩2块。这盒饼干12块,你就买不了。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孩子明白数量的多少,钱的大小。最初,孩子刚开始买的时候,家长在一边帮助孩子计算,诚实的告诉孩子钱够不够。等孩子轻车熟路以后,家长只需要带着孩子去买就可以了,孩子还会自己算,怎么买,剩多少。
当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1年左右,我们就可以开始引入简单预算这个概念了。让孩子帮忙为家庭的开销一起做个简单的预算。比如,我们要去超市了,今天有100块,需要买肉,菜,水果,应该如果大致的分配,大概还会剩多少钱。在去之前,家长带着孩子先做好简单预算,然后,去超市执行,最后回家以后,一定要回顾之前做的预算最后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帮助孩子去修正自己的思路,下次更好的做好预算。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每次去超市时,他们的目光就不会被那些零食全部吸引去了,他们的心思可能还会分配给物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当孩子非常成熟的和我们一起去讨论应该如何购买时,其实,孩子的思路已经打开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还会怕带孩子去超市吗?
所以,超市是育儿圣地还是痛苦一游取决于家长的引导,这些技能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