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友人聊天,聊到一个话题:这个世上什么人最可怕?
友人说:“有暴力倾向的人最可怕。”因为他崇尚和平,厌恶斗争。
我说:“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最可怕。”
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没有信仰,因无明、昏昧而不可理喻甚而极端。
其实,友人所谓的有暴力倾向、以及恐怖分子一类的,也属于不可理喻、不明理,无正信之辈,而导致这些的就是因为没有敬畏之心。
何谓“敬畏”,查阅了下百度百科,上面说了一大堆,也做了一番复杂的辩证思维。我想还是简单点,咱从字义上来理解吧:“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心存敬畏的传统。
比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孟子以此表明他对天的敬畏之心。
比如,“知天命",就是孔子教诲我们心存敬畏,尽人事,处世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
比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又比如,敬畏上天,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就会敬畏老天爷。老天爷是仁慈的,厚德载物。老天爷是公正的,扬善惩恶。老天爷也是严厉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观念: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亏心事做不得,肆无忌惮也不行。
再比如《围炉夜话》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意即,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相关例子举不胜举,足可证得:人,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俯仰天地,心存敬畏,上天才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显得格外谦卑。
鲑鱼历尽千辛万苦逆流而上,不是它们不惧怕大自然的威力,而是敬仰着它们出生的圣地,敬仰着生生不息的基因繁衍。
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敬畏之心是人对世间万物存尊重,持以畏惧,真诚对待的心态,畏来自于心有所敬。
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敬畏之心。一个对天地没有敬畏之心、对自然没有敬畏之心、对他人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对因果没有敬畏之心、对圣贤高德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以利益为重,事事要求“等价交换”,盘算回报率,亦往往是不爱学习、自以为聪明(精明)、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自我约束的人,这样的人,一旦不顺他的意愿了,一旦他觉得有损他的利益了,自然就会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
这些人或许是显得比较精明,却不知“诸法无我”,凡事冥冥中有定数,而这个定数离不开“因果”。真正能做到洞悉因果,并严格依此而做,从“善因”和“善缘”下功夫,才是真正聪明人,也就是智慧的人。
人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上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些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才能心怀感恩,在岁月里有迹可循、笃定徐行。
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而依然坚信“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人,是生动而干净的。
怀一颗敬畏之心,穿梭于世间苦乐,生命浩然、剔透如水晶。
心有敬畏气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