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就是在一个典型的暴力沟通的环境中长大,她的爸妈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这朋友本人也是一个轻易能被一两句话挑起的情绪的人,跟父母之间的沟通更是如此,经常聊天聊到一半,她妈电话打过来,没讲几句,我朋友的语气就变得不太好,讲话声音也开始大了。
我就问她:“你跟你妈怎么每次打电话都变的不像你了啊,你平常脾气挺好的啊。”
朋友:“我也不知道,她老是让我做一些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拒绝了她,然后她的脾气就上来了,你也知道她是一个很暴躁的人,接着我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了。”
我:“那你有试过跟她沟通吗。”
朋友:“没用的,她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顾虑别人的感受的,我跟她怎么说都说不通的。”
我:“其实有时候我们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太展示自我,把最坏的一面给了他们。”
朋友:“ 我也尝试去改变,我也试着有耐心,但是他们有些话触及了我的底线,我怎么能忍得住不发脾气啊!”
……
那个朋友就是我本人,这段对话发生在大概一年多以前。那时候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慢慢的感觉自己这个状态不太好,去咨询了一个比较善于处理亲密关系的朋友,他让我知道了一个词叫情绪觉知,也慢慢的开始尝试去接触和了解这一领域。
通过接触了解和观察,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三步来改善沟通质量。
1. 目标
听罗辑思维的时候,罗胖提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一个目标。那期的话题是弱者的逻辑,弱者通常是防守的一方,就好像人体免疫系统一样,一旦有异物入侵,立马进入警戒的自我保护状态,这当中就会产生一些有害产物,经常如此,这些有害产物终究会对机体产生伤害。
自从我开始尝试改善跟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开始,我就经常观察我父母的沟通模式,发现其中一方一旦发出一句抱怨,你在家怎么就不能帮忙干点活,另一方就会立马跳入自我保护的模式,我怎么没有,我做了啊,我早上做了早饭,你看看你整天睡到中午,还整天不着家……然后开始无休止的互相指责模式。
他们显然都没有认真想过,对对方有什么样的定位,觉得就是过日子嘛,凑活凑活过了。
但是一旦有了目标就不一样,就会有的放矢,比如有个人找你帮忙,不管你是拒绝到底还是先拒绝再帮忙,其实在对方心里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果一开始就决定就是要和搞好关系的,那就算这次帮不了忙,你也会很委婉的拒绝,然后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对方心里也就不会太介意。
在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目标肯定是希望关系和睦,那在此基础上,我们时刻要把这个目标记在心上,当情绪上来的时候提醒自己,这么做有好处吗?这就到了第二步。
2.情绪觉察和管理
情绪觉察,我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冥想。
正念冥想中,我们被要求只觉知,而不加以干预,感受自己当下的感受,通过这样练习来对加强对自我情绪的觉察能力。
当拥有了情绪觉知,但情绪又上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情绪管理,可以尝试用第三方审视法。
试着抽离自己,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自己,想象一个摄像机在拍自己,而你在镜头里看自己,此时你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我用此方法的感受是,通常当你跳脱出来后,情绪反应就没有那么激烈了,也避免了那些,一时冲动说出的伤人伤己的话。
当然,这样看仿佛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用试图讨好对方的方式,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了。
3.沟通的技巧
学会一些沟通技巧,不仅能使对方感到沟通愉快,也不会忽视了自己的需求,这里我们可以参考马歇尔的《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几个沟通技巧。
1.描述而非评价
2.表达感受而非想法
3.学会表达需要,但是以请求而非命令的方式
第一和第二点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要经过额外的加工,直接说出观察结果,包括对方的行为和话语,也包括自身的情绪反应。
第三点,学会表达需要,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包括我自己,我们常常通过语言加工来掩饰内心真正的需要,比如一个经常抱怨丈夫晚归的妻子,她内心真正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丈夫的关注,但她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抱怨丈夫晚归,丈夫一回家就倾诉家长里短,经常要求丈夫买这买那,丈夫的感受往往是烦躁不安,觉得妻子蛮不讲理,渐渐就失去了沟通的欲望。
我自己的感受是,学会体察自己的需求,说出合理的需求,通常做到这一步对方就会感到比较省力和愉快,慢慢对方也会试图用你的方式去沟通。
但如果双方只有一方是非暴力沟通者,那对这一方要求就更高了,要学会倾听对方的要求。
我们可以尝试用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形式来挖掘对方的需求,适时的打断对方无休止的抱怨,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对方的感受,再一步步去引导对方说出他的需求。
总结下来就是,学会沟通分三步,设立目标,学会情绪觉察和管理,学会一些沟通技巧。
以此来共勉,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