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秘密我从来没有说过,因为它颠覆了我原来的爱情观;这一段故事过于梦幻,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它是否真实存在,也许就是一个梦。三天时间,匆匆而过,似乎没有留下什么,但好像又让人终身难忘。
那个暑假,我规划了一段旅行,一个人走香港。香港曾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我也带着一颗期待的心想要亲身体验它的繁华。真正置身其中,我发现它的繁华是真的,它的忙碌是真的,它的拥挤也是真的。
看到预定的青年旅舍时,我很惊奇,这么小的空间居然要容纳十六个大小身型的游客。老板告诉我其实香港的酒店也是这种模式的,小巧、拥挤,尽可能利用空间资源,如果是1米8的高个子,可能睡觉还伸不直腿;两个人是不能同时进洗手间的,因为会转不过身……
这就是香港,因为拥挤,人和人总会有身体接触;但因为忙碌,人和人也来不及交流。就在这个“冷漠”的城市,我认识了他,因为他随身带着一把吉他,会弹唱,我喜欢称呼他为师傅(当时我正在学吉他)。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日子,到香港第一天,在旅舍办理入住时,我是有些情绪的,地方难找,房子小。然后他刚好从屋内出来,前台的人笑着指着他:“你看,他已经住了好几天了,可以问问他感觉……”
我一抬头,和他对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动,而且我居然有种直觉他对我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我从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所以当时有些迷惑……还是他先回过神来,笑着说了一句安慰我的话:“这里的住宿都是这样的,习惯就好……”收拾入住后,我发现他和两个也是学生样的朋友在一边讨论着什么。为了表示刚刚那句安慰的感谢,我笑着打了声招呼。
“你今天有安排吗?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逛?”他指着坐在边上的两个小伙伴。
“你们打算去哪里?我其实就想去香港街道逛逛……”我比较随性,没有太多的计划。
“我们今天计划去中环看看,顺便买些东西,晚上上太平山顶看夜景。”他的回答勾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在很多港剧中看过太平山顶的场景,所以我同意了他的建议,决定和他们一起行动。
因为都是学生,又都是他乡异客,我们四个很快就熟悉了。师傅是上海学生,假期来到香港慢游,还有三天就要返程,这和我的行程倒是契合。剩下两个小伙伴来自杭州,他们在香港已经快一周了,所以对香港行有了一些经验感受。一路上他们都在给我这个初来咋到的人介绍后续的行程安排,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应该什么时间去最好玩,哪个地方没什么意思……
中环虽繁华,但我对购物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没有太深刻的感受,直到坐上山顶缆车,看着窗外的风景,我才有一种置身港剧的错觉。太平山顶的夜景消除了我刚入香港的所有不满,太美,美得让我舍不得眨眼。我很感谢那时有他们的陪伴,尤其是他的存在,让我觉得那一瞬间是完满的。
让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两天,师傅全程和我一起,他的行程提议总能给我惊喜和期待,就好像他早就读过我心中定的“计划”。两天中,我们聊了很多,也熟悉了不少,那种钟意的感觉并没有随着深入了解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我惊奇地发现他似乎很能猜中我的想法。我甚至猜测他修过心理学,或者学过微表情、读心术之类的课程,不过他告诉他学的是建筑。
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的原因还在于观点和喜好很一致,比如我们都喜欢香港的有轨电车,只要时间允许,宁可放弃港铁,也会选择坐上叮叮车,穿梭在香港的老街和新街;我们对酒的态度,厌恶啤酒,喜欢红酒,甚至去了兰桂坊感受酒文化,但因为都不太喜欢那种带有醉意的喧嚣,所以只是逛了逛周边的小店就打道回府;我们对吃的执着,这两天为了找到心仪的美食,我们可以忍着饿,走几条街……
这三天的香港行,我们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从香港聊到了世界各地,从大学聊到了童年……其实我有瞬间是害怕这种默契感的,害怕两个人会建立难舍的关系,更害怕因为时间太短而错过最对的彼此。也许他和我一样,所以我们又多了一点默契:从不聊情感经历。
直到离别前夕……
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决定去维多利亚港,那个充满着浪漫、炫丽和风情的港湾。漫步在星光大道上,我们似乎都对这夜景着迷了,或者我们都怀有心事,总之一切有些安静。
“其实我第一天到香港的时候就来过这里……”他突然开口了。我有些奇怪地看着他,想听听他想说些什么,但很久他都没有再继续。“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很突然,他提到了这个话题,我确信他和我有一样的感觉。
“不知道……”我确实不知道。其实我心里很想问:你觉得旅途中的邂逅会最终有好的结果吗?你觉得短短几天的了解能真正支撑我们走向未来吗?你觉得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真的靠谱吗……但我终究说不出口,只是装糊涂。我能感觉到:他也不相信这种旅途中的相遇,所以他在克制。
师傅停下了脚步,牵起了我的手,我居然没有拒绝……我们一路牵手回旅舍,没有说什么其他离别伤感的话,也没有冲动地来个拥抱,甚至goodbye kiss。
“明天我回上海。”他望着我……“我飞回北京。”我以此应和……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机场,他先送我离开,分别时我们像朋友一样说了再见,然后我转身进入安检口,我习惯不回头,因为不敢;但我却后悔这一次不回头,我应该转身给他一个拥抱,或者问他要大陆的联系方式……
我想一直理性的我顾虑很多,他也一样。那时候,我以为多半我会在北京毕业,然后工作;而从他口中,我也能看到他想留在上海。我也考虑过两个人在一起异地恋的可能性,甚至想到了如果真要有什么发展的话,总有一方要妥协到对方的城市去。越想越觉得这是不靠谱的,我没有这样的勇气!讽刺地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四年之后,我会选择上海,入驻魔都。
慢慢地,我发现想要遇到“一见钟情”有多不容易,想要有一个懂你的人多不容易,想要找一个聊得来的伴多不容易。也许如今的我遇到相同的境况,我会选择尝试和抓住。有时候,提前的顾虑总是多余的,也许活在当下,抓住此刻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记住一座城市,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当时陪在身边的人。短短的三天,让我对香港有了不一样的情感。我清楚记得那些香港街角处,曾有一个我叫“师傅”的人陪我走过,那里有我们无比美好的记忆。
也许现在他已经成家,也许他去了远方,也许即使我们在上海街头擦肩也会因为多年不见而错过,但我依然感谢他让我有了这一次特殊的旅程,让我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还是两个人都有的那种。感谢那次旅程,感谢能有那一次遇见,能有这一段梦一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