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格心理学》老师强烈推荐《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要想搞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不用死磕艰涩难懂的教材,看这本书,你啥都懂了!”真的有这等好事?
事实上,真的有这等好事!
书的文体很简单,其实就是语录体。内容是一个“禅师”和“青年”讨论人生问题的对话集合。书中“青年”的问题,也正是我的问题,“青年”的人生困惑,也正是我的人生困惑。书中的那位“禅师”,是精修多年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对人生有着独特的领悟和敏锐的洞察力。
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
“哲人”说:“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
这也是来自于阿德勒的断言。
起初,觉得阿德勒是否太狂妄,一个结论,这么绝对?
通过“哲人”与“青年”激烈的思辨,背后更深的东西,才渐渐浮出水面。
仔细想一想,理一理,还真是——生活中的烦恼,处处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同事都说去聚餐,你想学习,但不知道怎么推托,硬着头皮去参加,在聚会上也如坐针毡;
朋友开口问你借钱,你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却不好意思拒绝,硬着头皮借了钱,结果弄得自己吃了两个月的“土”;
某篇文章说有个老好人,单位上所有人有事找他,他都担心拒绝了别人,同事们会怪他“太小气”,所以硬着头皮去帮忙,也就此成了单位里最忙碌的人。但他心底里又有些不是滋味,觉得同事利用了自己,因此处处抱怨,事事不顺心。
……
学会课题分离,剥离人际关系烦恼
这些烦恼,不是来自于理不清楚的人际关系,而是我们不想被别人讨厌,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因此,别人遇到困难,向我们提出请求时,我们不好意思拒绝,让自己勉为其难,烦恼也接踵而至。
而阿德勒告诉我们:别人遇到困难提出帮忙的请求,是别人的事情,那是“他的课题”;接受还是拒绝,那我们自己的事情,是“我的课题”。我们拒绝后,别人如何评价,那是别人的事情,“他的课题”,我不该去参与。别人的评价,不应该成为我们行事的准则。这就叫做“课题分离”。
“我都是为你好!”究竟是为谁好?
生活中,关于父母和孩子的“课题分离”,其实我们都知道。但我们真正能做到吗?
小时候,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父母不能干涉,甚至不能过度的教孩子玩具的“玩法”,要让孩子自己探索;但看着孩子胡乱玩,玩具遍地扔,忍不住要去教,去干涉,孩子不愿意配合,于是一声咆哮:“我都是为你好,教你玩,你还不乐意了!”
大一点,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干涉很多,很多学习环节甚至不可以“代劳”,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可是看着孩子做作业磨蹭,作业敷衍,忍不住要发火,要去管:“你以为我愿意管你啊,我还不是为你好!”
长大后,孩子的工作选择、择偶甚至婚姻,父母都不可以妄加干涉,正所谓“婚姻自由”,已经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了;可是看着孩子选择的工作不是“铁饭碗”,选择的另一半不如你的意:“我吃的盐比你吃得饭还多,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听我的,肯定没有错。”
最终,让自己烦恼不已!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我要对他的人生负责。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但是,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体,不会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自己对自己的课题负责,同时不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
辨别谁的课题很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孩子的课题,我们忍不住要去妄加干涉,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你好”,究竟是为谁好?父母的行为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虚荣和支配欲。所以,很多的叛逆,也来自于此。
不干涉孩子的“课题”,难到就真的看到孩子误入歧途,放任不管吗?
文中的“禅师”给出一句名言,想必能解决这个困惑。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把马带到水边”:适时的关注对方,只要对方需要,就是随时准备给予对方帮助;“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对方如何选择是“他的课题”,自己不能干涉。
“给这么少的工资,凭什么给你好好干活?”究竟是为谁干活?
职场上,也会有“理不清”课题的现象存在。
想起了罗胖曾经分享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名编辑,因为老板给的工资少,于是,每天编辑着“还将就”、“凑合用”的稿子,心里对老板的愤愤不平,都融进质量并不高的稿子里了。虽然这样也不至于丢掉工作,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几年的水平下降的很厉害,出去重新找工作,也不一定能好得到好的。即便如此,也抑制不住用低质量的稿子对老板进行“报复”。于是长年限于死循环中:老板给的工资少,于是就凑活的干活;因为凑活,于是老板的工资给得更少了。
职场上,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作为员工,自己的人生课题就是尽全力将工作做好;而至于领导的人生课题,就是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
因此,自己的人生的人生课题,全力以赴;别人的人生课题,尊重就好!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现在看来,分得清楚“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有着不在乎他人的评价的心态,有着被别人讨厌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洒脱与轻松。
最普通的一句话,却暗藏着人生大智慧呀!
领略智慧容易,实践智慧难呐!
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实践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