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这个词,最早源于一个德语单词Einfühlung,指的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自然界中去。比如看到一座高山,你会感到它是「强壮的」;看到一条笔直的路,你会感到它是「坚定的」。诸如此类。
1905年,德国心理学家 Edward Titchener 和 James Ward 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共情」(empathy)。它的意思是:能够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试着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感受。
这跟我们今天理解的共情,其实已经非常一致了。当我们说一个人共情能力很强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呢?是说他很容易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知道别人想要什么。
那么,这种共情能力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呢?
它有三个最核心的基础。第一个基础,叫做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是一组特殊的神经元。它们遍布大脑的多个区域,本身并不负责调控身体活动,而是负责「读取他人行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出某些特定行为时,这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从而让我们产生同样的感受,激起我们相似的反应。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大快朵颐地享用美食时,尽管美食没有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仍然能产生「吃得很香」的感受;当我们看到别人受伤、流血时,尽管受伤的不是我们自己,但我们仍然会感到恐惧和难受。这些反应背后的机制,都是别人的行为激活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使我们产生跟他人类似的感受。
有些镜像神经元很发达的人,甚至都不需要看到画面,只是看到诸如「刀子划过皮肤」「手指划过黑板」这样的文字,就会产生鸡皮疙瘩 —— 这就是一种镜像神经元特别容易被激活的表现。
那么,特别容易共情,究竟是好是坏呢?如果这种过强的共情能力,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给自己造成困扰,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如果情感共情远远强于认知共情,那就是不好的;反过来,如果认知共情跟情感共情保持平衡,那就是好的。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共情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分别是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前者的意思是:你的内心会产生跟对方同样的感受,体验到对方的痛苦、悲伤、失落……而后者的意思是:你知道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但能够跟这种情绪区分开,理性地进行思考和行动。
而认知共情强的人呢,则是回想起之前的记忆,让自己瞬间明白:这样的情境,是会令人尴尬的,所以,对方现在很可能正处于尴尬之中。
这两种分类分别跟不同的脑区活动相关。情感共情主要跟脑岛和扣带皮层相关,也就是对应着前文的「情绪能力」;认知共情则跟内侧前额叶、额下回等一系列脑区相关,恰好对应前文的「心智理论」。再加上镜像神经元,就形成了共情的三大生理系统。
生活中,我们因为共情所遭受的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跟过强的情感共情相关。过于依赖情感共情的人,常常会遭受情绪的袭来和波动,而这种情绪的袭来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去消解的,因此,他们往往会缺乏认知资源,去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该做些什么」。
更进一步,这样的人往往对情绪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一旦遭遇到情绪的袭来,他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对思维和行动的主导权 —— 换句话说就是,还没开始行动,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可以试试这个练习:当你沉浸入某种情绪之中时,不要任由自己身处其中,而是试着把自己抽离出来,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会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或者是未来的我看见我这样,他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不一定要有答案,不一定非要能够解决目前手头上的问题,单单只是练习这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对我们大有裨益。
这样做,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情绪相关的脑区,激活理性思考相关的脑区,从而不断锻炼我们在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之间来回切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