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帮助别人,最后对方却怨恨你?
为什么曾经非常你尊重你的人,跟你熟络后尊重感却消失了?
为什么人们对陌生人很有礼貌,对亲人却非常无理?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说大话,喜欢轻易做出许诺。
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信誉度比较低,而且怨恨他的人会比较多。
《道德经》说: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所以,不认真考虑,不权衡自己的能力便随意答应别人的事情,到最后别人一看,你没有做到,必然会不再信任你,更何况你这样的作风成为习惯,难免不被人议论,这样一来二去,你会成为笑话。
那么,为什么说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呢?
有人想:只是答应别人,而没有做到,我一没收你钱二没收你礼,怎么就被人怨恨了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原因,一个是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别人相信你,你却没有办到,你浪费了别人的机会成本(你如果不答应,别人会找其他人)。
主观原因:你的许诺,别人相信了,内心有了期待,期待落空就会产生怨恨。
不仅许诺如此,帮助、施舍别人也是如此。
中国有句古话叫:升米恩,斗米仇。
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曾经的《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丛飞,他一生资助的贫困儿童183名,救助残疾人150多人,认养了37名孤儿,捐助了300多万元。
他无疑是一个善人,可是,2005年,丛飞患上了胃癌,连吃饭都难以下咽。他也因此失去了演出的机会,无法再持续对贫困者进行捐助。
而且,他治病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还有一些是好心人捐助的。
可就在丛飞患癌的时候,他心里想的还是那些贫困儿童,还将自己看病的钱捐了出去,只留下了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丛飞在医院治疗期间,曾经那些被他无私帮助过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
更令他寒心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遭受到了被他资助过的人的质疑和无视。
有一个家长这样说:
“你不是说要资助我孩子一直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生病的丛飞说:“我生病了,最近这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就没有寄钱了。”
没想到这个家长怒汹汹的说了一句:“那你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有一个当年曾被丛飞推荐去做音乐老师的学生,更是让他心痛至极。
她说:“丛飞同意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
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
甚至于有个学生谈及丛飞资助过他的事说:“永远也不希望再提起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
是好人没好报?还是丛飞太善良了吗?或者丛飞帮错了人?
主要是丛飞不了解人性的规律。
《学经》说:
长施者生怨,长助者不满,长见者尊损,长遇者不礼,何以故?事有常,则为期,期而不行,则生言行之怨。
经常施舍别人,对方会产生怨恨;经常帮助别人,对方会产生不满;经常见到的人,尊重之情就会减损;经常遇到的人,礼数就会比较少,这是为什么?事情一旦形成固定的频率,别人就会产生期望,期望落空,就会产生言行上的怨恨。
人们常说:煮熟的鸭子飞了。
比喻有把握到手的东西意外失去了。
一旦你的行为成为固定频率,这就会在别人心目中产生期许,他们所认为的期许会被认定是有把握的事情,一旦他们的期许落空,便会产生“被剥夺”的失去感。
比如,一天给你一颗糖,有一天不给你,你会生气。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索取型人格。
索取型人格的形成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你不断地给,另一个是对方产生依赖。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长施者生怨,长助者不满,长见者尊损,长遇者不礼”的影响?
古有善施者,唯让恒常,以其不期,而得恩情。
我们做事不要形成规律和固定频率,时不时的、偶尔几次,这样对方就不会对你产生期待,没有了惯性期待,也就没有了对方理直气壮地“本应该如此”。
人生需要智慧,愿你的人生照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