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开年会,一位很感性,我们常说泪点比较低的女同事,在做2019年工作规划时,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眼泪欲夺眶而出的感觉。
还记得第一次见她这么动情的时候,我的心也随之变得柔软,认为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此情此景,见了几次后,心里开始有点排斥,不自觉地想“这人怎么动不动就哭啊,有点矫情的吧。”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所以当我对同事爱哭的行为产生评判的时候,我开始警觉,去觉察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指导我们的行为。当我开始评判同事“爱哭、矫情”的行为表现时,我表现出不接纳的姿态,其实是我内心世界的投射,在我的内心世界中,我是不接纳自己动不动就爱哭的行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这种行为会被父母排斥、否定,认为是不好的,不应该哭。所以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和认知,我自己对这种行为会有本能的排斥,即便有想哭的欲望,也会压抑下去。
同时被拒绝和否定,会让我有“我是不好的,是不被爱的”感受和认知,这样的认知会让我对自我,对否定我这一行为的人,产生愤怒的情绪。
于自我,这种情绪表现为自我攻击。攻击自己太过痛苦和隐蔽,所以,我会把这种情绪投射出去,攻击表现出爱哭这一行为的人,比如评判她为一个“矫情”的人。
因此我们对别人的某一行为表现出的评判和不接纳,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不自由和恐惧。
为什么说内心不自由?
所谓的不自由,就是一种自我局限,根据外界准则,给某一行为设定的某一标准,比如哭是不好的,不好好读书是不求上进的表现。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行为,不包括违背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的行为。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认知上的自我局限呢?成长过程中,我们表现出爱哭、不好好读书的时候,肯定也是被评判的。以至于我有了爱哭是不好的行为这种认知的局限,因为有局限,所以做不到敞开和自由地接纳。
内心的恐惧来源于哪里呢?
当孩子表现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的行为,而得到的反馈却是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那就不得不把表现自己真实感受的行为藏起来,或者对自我产生怀疑。
这样的经历会让人慢慢失去自我,感到痛苦。如果再次因为表现出这一行为而遭到指责或惩罚,那么孩子内心深处对这种行为是惧怕的,害怕这一行为带给自己不好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一个严格禁止孩子吃糖的家庭,当孩子看到别人吃糖而表现出想吃的欲望时,妈妈不会满足。深感沮丧和挫败的孩子,用哭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的思维模式是:我不让你吃糖是为你好,你不应该有情绪,更不应该哭。即家长既不允许孩子吃糖,又不接纳孩子释放出的情绪,孩子遭到拒绝和否定,自然更加沮丧和挫败,于是更用力地用眼泪来宣泄情绪,如果这样招致的是被打、恐吓之类的惩罚,对哭这一行为而产生恐惧的强化模式就会在心里种下。
自我觉察是成长的第一步,所谓看见即是降服。看见自己的感受,内心的不自由和恐惧,才能更好的去感知、接纳、表达,从而在一段关系中不断滋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