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想与你分享的话题,沫时间里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文字,来自于李娜(ID:与尔同消万古愁),开篇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纽约有一名公交车司机,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看着人们上上下下,看着他们往钱箱里扔5美分,1美元的硬币。
他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路线,没有变化的站台。到了1947年,他已经这么平淡无奇地生活了20年。
某一天早上,这位公交车司机终于爆发,那次本来该右转去站台接人,他却左转开上了华盛顿大桥,开始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3天里,他去了不少地方,包括白宫。最后在距离纽约、距离他烦恼生活的1300英里的地方被警察抓回。
回到纽约,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这位任性的公交车司机,收到纽约人民的夹道欢迎。
纽约的媒体这样报导:
“今天,全美国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劳动者,在继续他们单调乏味的工作时,心里稍微多了一点轻松的感觉。这位名叫威廉.西米洛的司机,成功逃脱了他单调乏味的生活。”
李娜在文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人旅行,在大理,跟着人群过着一种很多人所谓向往的生活,在那之后,她再也不想出门旅行。
李娜说,特别年轻的时候对波兰诗人的那句“生活在别处”深信不疑,后来不再想逃离生活,对旅行也很难再提起兴趣,她发现了在平淡生活中更有趣的冒险方式:读书和写作。
它们让生活每天都充满敏感、好奇,每天都有新的机遇。
大家都在逃离什么呢?是家庭,是两性,是自我。
“逃离”是痛苦的,可出走的半途中发现能‘拯救’自己的依然是自己逃离的地方,更令人沮丧。
就像我们,常常说生活单调、无聊,口口声声心心念念的远方真正到达之后,发现一切不过如此,开始想念日常生活的温暖与安定。
看完那篇文字我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一次偶然的机会,Kindle首页搞活动,我看价钱还不错,就买了下来,断断续续的看完。那时还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两个字——勇气。
生活是需要勇气的,当你想要逃离生活去做一些改变的时候更需要勇气。
里面的主人公,当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开始了自己的朝圣之旅,开始慢慢行走,好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现在之外的人生。
我们想要逃离,想要解脱,但不是真的挣脱现状就叫解脱了,而是包容。如果你一直都在想,人生是不是有另外一种活法?我是不是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我推荐你去看一看这本书。
你在看书名的时候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种心灵鸡汤,读完之后你发现他只是在说一段徒步的朝圣之旅,好像改变了什么,好像更多的也改变不了什么。信念是没有办法让人起死回生的,但内心一定是有所改变的。相对于充满了苦难人生的现状来说,也许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静静的给自己几天或者是几个小时,看一本书的时间。
如果说旅程一定改变了什么?那不是结局,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主人公从那个有些抱怨的人生状态变成能够自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一切都不再纠结于内心的痛苦,开始学会珍惜他人和卑微的自己,去接纳。沫时间里面也不止一次地和大家也说到一个话题:接纳。
接纳什么?接纳你现在所处的社会、你所做的工作、你所拥有的生活,一切最最开始的时候,你学会要接纳自己。这个接纳自己,你如果非要我说一些像干货一样的东西好像我也能凹出来,但那种好像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感悟。
接纳自己真的很不容易,至少对我自己曾经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论是因为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篇文章,一首歌,当你真正感觉到你要去接纳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开始那一步。生活里面也像那本书一样,最后发现,不一定都是理性地判断或者是感性的认为,也不是所有伟大的信念,就是那一份接纳,那份接纳和爱意是最纯正的。
还有你要知道一点:和坚持同样重要的是,放下。不要紧紧抓着生活当中的一切不放,就像之前分享的,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是一样的。那本书给我们阐述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攥到你的手心里面,你需要做的也许就是适时的放下什么。
当你看到这里听完那些话时,还想逃离现在的生活吗?
如果是,请你返回重新看一看,或者停下忙碌的脚步给自己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