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了什么而去看电影?
有人为了情怀,有人为了故事,有人为了卡司,有人为了导演,也有人为了吐槽……
看电影其实不需要什么理由,但重要的是你能从中获得什么。
关注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为了拍而拍,没什么内涵,往往上映就意味着下线了,
同样是烂片,但有的烂片可以因为观众的吐槽而票房大增,也有的烂片连名字都没能让人记住。
最近一些作品出自于同名小说改编,出一部电视剧,出一部电影,可能出自不同的导演制作人之手,
卡司和故事情节都有不同,很容易让大家拿出来进行对比。
为了自己偶像看片的大有人在,原著党也是主力之一,围观群众自然也少不了。
大家各有各的关注点,演技,情节,演员,效果,道具……样样都可以拿来作比较。
大部分时候我是为了情节而去,不太注重卡司,但比较偏重于演技。
情节和原著符合或者改编得当的自然不会太差,演技好的也不用说,
但当这些“必要条件”都不存在的时候,那该看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看演员颜值啊。
可能这样说有些肤浅,但事实上有很多电影吸引眼球的正是这一点。
演员的颜值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大卖点,当然我觉得不会过分专注于颜值,
颜值再好,作品不好,也很难让人记住。
电影卖的是作品而不是演员,记住了演员没记住作品,我觉得也是失败。
这就好比是一个套装,里面每一个小件就是每一个演员,他们所组成的这个套装就是电影,
有人可能为了单品而买整套,但其结果就是只关注单品,而其他小件很可能被丢弃。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特效,当然这个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影,
情感片你总不指望它会幻化出什么幺蛾子吧。
近年来,总有些电影电视剧会运用点不一样的题材,虽然同样是现代片,
可能加入的元素就比以往更加丰富,
当下有部电影利用了游戏情节,其实这个倒不是特别新鲜,
但游戏特效做得好坏,也成为了这部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效做得好,画面足够震撼,口碑也就自然上来了。
大电影
聊完了关注点,来说说大电影,这个所谓的大电影在我的观念里根本不是电影,
不过是一场付费的综艺单集,很可能还不如免费观看的其他集。
制作这样的大电影,我不觉得观众会次次买账,一次两次可能还好,后期就只是一扫而过了。
即便这样的电影在元旦或是春节期间上档贺岁,也只能惨淡收场。
这一类电影被批判得很厉害,有人称之为“洗钱”电影,我觉得也不为过。
单独来说这个大电影,的确是有意为之,因为说句不好太中听的话,
我觉得大电影算是电影作品中的泡沫,显得那么多余,那么浪费资源。
导演们完全可以放弃这一类型的东西,找找新的出路。
动画电影
听闻迪士尼每年都会出一部票房不错的动画电影。
而中国在这方面可能比较弱势,以前没什么可以拿来跟人家作比较的。
都是“喜洋洋”、“熊出没”之类的组成院线的动画电影,
这样的动画电影大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去看,我想很少会有,或者基本没有不带孩子的成人去看。
而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无论从制作效果和情节铺垫上面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的作品。
像今年的Zootopia就着实火了一阵,周边热卖,表情包应势而生,各路同人图也跟着蹭热度。
看完电影后,影评、分析、揭秘随之而来,这也说明,这部电影的细节做得很到位,有值得深挖的地方。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动画电影倒是出了几部口碑还不错的,赢得大家的一致支持,
支持国产电影,也希望国产电影能够越做越好。
毕竟语言坏境和文化底蕴,我们都是不缺少的,缺少的只是一个好作品来融合这些元素。
影评
电影的好与不好全凭观众的一张嘴,但往往一个小的细节,就会奠定这个好与不好的基础。
我常常在看电影前先看看影评或者评分,并不是我喜欢被剧透,
而是我总得了解一下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值得我花钱去看。
看影评有一个坏处就是很可能你会被这个感觉很有道理的影评所影响,
认同它的论调,认同它指出的好与坏,认同它所偏向的一方。
当然也避免不了被剧透。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值得看,被剧透一点也是无妨的。
我希望能够良好的区分这些影评是否客观,是否到位,
而不是一味地被影评牵着鼻子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看法,关注的点可能不尽相同,
喜欢的演员,喜欢的情节和表达方式可能更加不同,
这些都会影响到这个影评是否客观公正。
我也希望在“看影评”,“看电影”之后还有“写影评”,
把自己客观或者不客观的想法表达出来,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些影评就是你从电影中获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