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总习惯于指责孩子不够优秀,不够努力,“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种埋怨孩子不成才不成器的风气早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的一部分,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常常被父母这样骂,我们做了父母后,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骂孩子,这种循环就像四季轮换一样,没有人觉得有问题,几个儿童心理学家跳出来说我们要尊重孩子,不能总是批评嘲讽孩子,附和者寥寥不说,就算心里认可了,过几天该骂还是骂,再加上痛彻心扉的失望和叹息,小孩子总归在这种责怨声中也慢慢长大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抱怨说,父母不够有钱,不配拥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的时候,全社会哗然,,“这不是养了一个白眼狼么?”,有孩子的成年人大部分都这样想。我的一个朋友更是直接:“如果我的孩子敢这么对我说,我上去就是一巴掌,告诉她你如果嫌弃这个家,要多远滚多远,去寻找你认为适合你的家庭吧。”咋一听挺唬人,如果孩子真的离家出走了估计该呼天抢地了。
看网友的评论就知道,很多人都曾怨恨或者思考过父母配不配有我这样的孩子,我为什么有那么糟糕的原始家庭,但是大部分人没有公开说出来,或者偶尔对父母的抱怨也都说的比较婉转,不像这个10岁的孩子说:“你看,皇上什么都没穿!”
有人说,贫穷并不会让人自卑,让人自卑的是周围的人对待贫穷的态度。无论是同情怜悯还是讽刺欺凌对一个孩子来说都太残忍,但是孩子的世界其实充满残忍,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就是个穷鬼,你学习再努力,你再优秀也没用,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有钱人制定的,你想活得好就得父母有钱有权。”在这样的肆意和张扬面前你会如何?
1 这个社会人生而不平等,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什么样的人配拥有孩子,什么样的父母配拥有优秀的孩子?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各大论坛上讨论过穷人有没有资格生孩子。我一直觉得滋养一个孩子的是物质和精神双重的环境,缺一不可。物质的富裕决不能粉饰精神的贫乏,而精神的富有也挥不去物质贫乏带来的忧伤和伤痛。
如果说穷人不配生孩子,那不读书的人,不陪伴在孩子身边,不亲自抚育孩子的人都不配生孩子。如果照此逻辑推理下去,只有有钱有闲有文化有超级爱孩子懂得养育孩子的人才有资格生孩子,那这个世界上到底会剩下多少人有资格生养孩子。
很多人都觉得做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有的父母天经地义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但实际却是我们都未经培训匆忙上岗,我们对借由自己身体而来的这个独立的生命知之甚少。完全的忽视肯定不对,但是对孩子太过溺爱也是过犹不及。如何恰到好处的去爱孩子养育孩子,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父母一生的必修课。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思考和实践,对孩子一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对孩子作为人类社会一员的社会使命负责。
有人用半玩笑的话说出一句残酷的社会现实,投胎也是需要实力的。引用知乎上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从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自然被匹配了不同的背景和起跑线。或许那些含着金勺出生的人,从一开始就有着呼风唤雨的能力;亦或许那些出身一般的人,从一开始就要学着在没有伞的狂风暴雨里狂奔。但不能否定的是,努力和勤勉是无法一降生就能够拥有的东西,只有不停在奔跑的人儿才配得上这一切,也只有他们这一路上总在不停的收获。
如果你是一个出生在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除了怨恨父母抱怨出身之外,你还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向前,尽可能收获。如果你是一个身在社会底层的父母,你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陪伴孩子往前走。
2 养孩子如果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去分析一定是亏损的
我们为什么要养育孩子?最美的答案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很多父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我投资你读书,学各种兴趣爱好,我自然可以要求你学习出众,最好一路名校读上去,大学毕业进入一个巨牛叉的公司,然后成为领导光宗耀祖,显耀门楣。你最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比得过隔壁老王老李老……一众孩子。
很多父母的逻辑是,既然我生了你,你就得听我的。我是父母,我自然是为了你好。有多少父母每天把“我为了你花了多少钱,你怎么还是不上进?”放在嘴边,一直在强调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这种被“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为你规划的人生去走”绑架的孩子,一直活在一种沉重的压力之下。
生养孩子如果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去分析,我认为一定是亏损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几十年的养育除开显性的吃喝拉撒、各种教育投资外,那些相处共度的时光究竟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有什么能比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投入几十年的关心照顾、全心全意希望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昂贵的呢?
如果怀着要求回报的心态去陪伴一个生命,得失心不免太重。我送你去读私立小学,你是不是能考上一流的大学?我送你出国读书,你毕业的薪水能不能尽快赚回大学的学费,每一次权衡之后,就剩下一条独木桥走,我给你提供好的条件,你必须用自己的优秀回馈我的付出。有些父母倾全家之力甚至举债为孩子买一流的学区房、给孩子读各种兴趣班,他们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应该对他有所回报。
可是当孩子发现周围的朋友和自己读同样的学校,做同样的事情,却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爱和呵护,因为他们的家境可以轻松的支付这些费用,自己却一直在被父母索要感恩和回报,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抱怨父母不够有钱,因为别人用Iphone7自己只能用儿童手表而自卑,当别人骂自己穷鬼时无奈,这就变成一种很合理的情绪。
不要去做超过你能力太多的消费,欲望是填不满的坑,你可以一直去努力攀够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本身没有错,可是逾越太多的消费对家庭是一种灾难。
3 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
有一种古老的传说,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上的蒙古斑是因为他们不想来到世间,被用力踹下来的时候留下来的,很多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上都有蒙古斑,那是不是说他们并不想来到这样一个九苦一份甜的人间。小孩也很辛苦,小孩也不容易,小孩面对的东西也很多。
作为父母,我们有问过:“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孩子是否会回以“我非常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光是想到这个问题我就觉得有些不够自信。
周国平说,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
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他具有独立的自我意志,也有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体独立的人生使命。我们不该用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他驱使他,我们也不该像对待一棵野草一样对待他。
陪伴孩子看天看云看雨看彩虹、看蚂蚁排队、看小狗打架、看知了脱壳好像都是很无用的事情,但这些无用的事情却成就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事情是有用的,什么事情是无用的,风景长宜放眼量。孩子,你的生命如此珍贵,请浪费在你自己感兴趣真心喜欢的事情上。
我希望你在五岁、十岁、五十岁、老去的时候都能真心的说一句:“我的父母虽然不够优秀,但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关怀和爱,我非常庆幸有这样的父母。”而我也会为这个目标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