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榭风亭
-1-
最近几篇,有点偏离本心了,被外界的一些东西影响了内心。心里一直很明白,这种散文式的感悟鲜少人爱看。不过架不住自己爱写,想写。怎么说那,人总要有几件随心之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孤独,当你孤独时才是最清醒的时候,再怎么亲密的关系也有不能沟通的地方,更何况我写文时的沟通对象是素不相识的读者。
这种孤独不是说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的那种,也并不是很凄凉的感觉,而是人在内心深处或本质上是不能完全彻底与其他人互相理解的,而享受孤独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就像叔本华在“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书中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到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才可觅到。
在这个孤独的求索自我的过程里,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决定你的前路和方向。
-2-
其实说到孤独和信仰,首先让我想起的是,之前行走在西藏的路上,经常会看到的那群磕长头的藏族同胞。长长的无人的路,一步一叩首的艰难走着。听说他们有时候会在路上走上一整年,把磕长头当成一种对自我的人生修行,但这对于我们这些人是不可想象的。
菜菜和我有一次站在大昭寺门口,看着磕长头的人们。告诉我很羡慕他们能有自己这么纯粹的信仰。当他们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有阿妈阿爸告诉他们,在他一生中,有一种信仰,无论长多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一直跟随和陪伴他们。
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在家庭教育和体制教育下,这种影响是没有的, 信仰在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用自己的心去寻找。如果有人找到,或者有人开始找,这也是一种幸运吧,可怕的就是有人从生到死就没有相信过需要信仰,也不认为心灵需要找到归属。
其实信仰并不等同于信教,它只是你寻找内心平和安宁的一种方式。不是你信佛就能抓住什么,而是通过信仰来发现自己。
-3-
最近看了一篇卢璐的可以打满分的广告文叫“月薪50块,如何买到幸福”。
文中讲她在走“丝绸之路”的时候经过祁连山附近,那里原来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而且有矿。因为开采,山空了,水没了,树没了、草也没了。
政府出资每年春夏有六个月,让人在这里种草,希望荒漠的面积不要继续扩散下去。可是气候已经非常恶劣,基本没有水土只有沙石,种下去的草的成活率非常低。只是愚公移山之举罢了。
她遇到的正是一些这样一些驻扎在那里的工人。50元,一个月,管吃。在那样严酷的环境里,但他们生活的异常满足。恪守着对自己的故土和家人强烈的眷恋,凭着自己的努力,改善家人活下去的环境。
听来非常震撼,这样一批孤独而有信仰的人,着实让人万分敬佩。
-4-
杨绛先生曾经在“走在人生边上”一书中说过,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头脑的智力愈强,愈会自欺欺人。信仰和迷信划上了等号。聪明年轻的一代,只图消费享受,而曾为灵性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
从这个时代来看,大家的追求都很一致,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做与这些相关的事情。而一个人没事喝喝茶,听听琴,写写字,读读书,反而被斥为不务正业,实在没用。既不创造价值,又不营造关系!
当人无信仰的时候,总是在对你创造价值的事情上,花的时间太多。但当他有了信仰,便会知道哪些是对她真正重要的事!在和信仰相关的事情上执着坚守,不停努力靠近。
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都能在自我求索的路上享受孤独,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