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挖耳妙趣生,
悠然自得耳根清。
不听世俗多烦音,
一心只修向佛心。
——羲之墨
我经常跟朋友讲,十八罗汉,代表十八种心境,其中的挖耳罗汉,我觉得他最具智慧,世俗闲杂,只求耳根清静。
每次想到他的造型,都能让我会心一笑,罗汉挖耳,妙趣横生。
佛教所说的智慧,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本领,当局者迷的困惑,是因为表象太多,迷了双眼和内心,而对于远大的格局来说,不也是终究的发展规律吗。
生活的表象,如果是无声的,那就只剩下柴米油盐的烦恼了。
而在我们有声的生活中,闲言碎语,是非对错,声声入耳,耳根清静,难上加难。
而我们中国人说话又总那么含蓄,很多话,都有言外之意,换言之,就是让听众自己去猜,猜对了,会显得说话人很有水平,猜错了,却是听众的错。
有一次陪客户去吃饭,东道主开场就先敬我一杯酒,说道:小高啊,这杯酒我先敬你,喝完这杯酒,我希望一会儿你把某某客户安全送回去。
我干杯的过程中琢磨了一下,这是不想让我再继续喝了的意思啊,我就没有畅快淋漓的大吃大喝,最后,我把喝的烂醉如泥的客户搀回去了。
还有一次在北京,跟一位女客户去赴宴,除了这位女客户,其他人我都是第一次见。一桌人到齐后,相互介绍完,东道主就准备开场了,开场白竟然先问我:小高啊,你不喝酒吧?
我一听,不是应该问我喝酒吗?怎么问我是不是不喝酒啊?应该就是不想让我喝的意思。
我随后说道:不好意思,我不喝酒的。后来那几个中年人都喝多了,酒话满天飞,我跟客户就先走了。
言外之意,终究是好的,却容易理解错误,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没听出言外之意,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尴尬结局。喝多的那一个,肯定就是我了。
对于“耳根”来说,不是求“六根清净”而不听,而是选择性的听,有甄别的听。
对于是非而言,本就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一直以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如果听无法避免,那就不要再当一个传话机了,传是非就等于无事生非,无意间伤了人,岂不自找没趣。
而这体现的,就是“听”的智慧了。
对于朋友而言,或许我们都扮演着“心灵的急救站,情绪的垃圾桶”的角色。立场决定了我们听的信息,诉说和抱怨,依然也有言外之意。
言语是最好的画家,它能在不同的人脑海中,呈现不同的画面,对言外之意的理解,就是这一幅幅画作的主题或者说点睛之笔。
一处处故事情节,一句句台词,一场场爱恨交织的戏,言语是编剧,听觉才是导演,导演的好,清静,导演的不好,烦躁。
挖耳罗汉永远是清静的,那是心的清静。
“眼耳鼻舌身意”,作为佛教的“六根”,是相通的,通向的终点,一定是智慧。
闻真理,听佛音,说到底,不也是听者有意嘛。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