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宋朝。
《天龙八部》写北宋年间,大约1091年至1094年4年间的故事:1091年乔峰在杏子林中获知自己身世。4年后,宋哲宗元祐八年,萧峰自尽于雁门关外。
《射雕英雄传》记叙南宋故事:1205年郭靖出生,直到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当时宋金交战,南宋偏安一域,这期间武林人士高举一起从抗击金国入侵到抵抗蒙古铁骑。
从《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中间相差一百余年。这100年间的故事,金庸先生并没有实写,只是通过各位人物之口向读者介绍当年发生的一些大事,如黄裳著作《九阴真经》、第一次华山论剑以及独孤求败纵横江湖。
这几件大事,甚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各自成长的故事,加上王重阳创建全真教的故事,都很值得单独写一写,可金庸先生为什么故意要避开这100年呢?
一、成书顺序不同
金庸先生十四部小说的创作顺序与故事发生的顺序是并不一致的。1957年至1961年,他完成了射雕三部曲,以及《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到了1963年才开始写作《天龙八部》。
为了避免《射雕》中的人物不对新故事产生影响,时间跨度就需要拉长一些。
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大理段氏和丐帮降龙十八掌,两部书几乎没有太多关联。
二、时代背景需要
《射雕英雄传》讲郭靖从大宋到蒙古再回到大宋,从笨小孩一路成长为“为国为民”的大侠。《天龙八部》讲的是萧峰作为契丹人,却在大宋成长为丐帮帮主,最后寻求自身归宿,用一己之生命换来宋辽十年和平。
金庸先生写武侠,都是在有史料记载的宏大背景下描写虚拟人物的命运。一方面要尊重史实,一方面还要描写悲欢离合。
作为小说家,讲的故事不能雷同,就很需要费一点精力,为乔峰段誉虚竹们选择一个恰当的出生年代,让他们参与到各种风云际会当中。
从逻辑上讲,从《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经历了北宋灭亡,徽宗、钦宗被劫,岳武穆痛饮黄龙而不得,大环境的改变,使得江湖也经历一个武学低谷期。
虽然偶有黄裳、独孤求败这样的出类拔萃之人,但整个江湖却不免人才凋零,无以为继。直到百年后,才出现了王重阳等五绝,30多岁武功就登峰造极,等他们开枝散叶之后,武林才又重新热闹起来。
就像《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之间相差百年,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武功早已登峰造极,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战死的战死,归隐的归隐。一直带着铁罗汉的百岁张三丰,才又见证了江湖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三、向另一部经典致敬
这100年间,天下并不太平静。从宋哲宗到宋徽宗,大宋与辽国纷争告一段落,边关战事减少,江湖却依然风起云涌。除了我们上面提到过的黄裳、独孤求败,还有108个人活跃在这一时期,讲述着属于江湖的传说。
《水浒传》描写宋徽宗年间的故事:宋仁宗嘉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58年,天下瘟疫盛行,宋仁宗钦点殿前太尉洪信,赴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驱除瘟疫。正是在这龙虎山上,洪太尉误放了108位魔君;11年后,1079年宋江在山东郓城出生;1093年扫地僧在藏经阁化解慕容博、萧远山两家恩仇,此时高俅刚被苏轼推荐给端王赵佶;1109年王进夜走史家村;1110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111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122年,梁山好汉受招安;两年后,宋江卢俊义被刺毒酒。
正是因为有水泊梁山的故事在前,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开头的牛家村,就先点明了郭靖父亲郭啸天的身世:赛仁贵郭胜的后代。而杨铁心是杨再兴的后代——都是忠良之后。
故事就这样衔接起来。
金庸先生确实没有谈过为什么没有正面写这100年的故事。但他曾明确说过,《水浒传》是他年轻时代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他也借鉴了水浒传的桥段,例如红花会是十四位当家的座次与武功,武诸葛徐天红的妻子周绮绰号“俏李逵”。
《天龙八部》第二十六章《赤手屠熊搏虎》,乔峰打虎的描写,很容易让人对比武松打虎——这也是许多读者诟病乔峰武功不如杨过的例证。
在我看来,遇强则强的乔峰用七成掌力打老虎的描写,本身就是在致敬或者挑战武松景阳冈打虎的经典段落。
为了避开南宋“五绝”们的故事脉络,也为了创造另一段民族纷争下的更豪迈的英雄形象,更为了避免读者跳戏到《水浒传》,金庸先生虚写了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的宋朝江湖,而把这段留白留给了绝对经典的《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