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上海参加了肖然老师的《用最美的姿态拥抱生活》身心疗愈及家庭五行动力公开课。
肖老师在课上讲述他与儿子之间互动的事情,我惊讶地看到从小到大,爸妈除了管我吃、喝、穿、用之外,没有教导给我任何面对世间困境的方法,没有告诉我遇到一些新的事物该怎样怎样做,比如如何扫地、怎样收拾房间、怎样洗衣做饭等等,我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人在自我探索中学会的,包括如何使用姨妈巾。我通常是远远的观察比我大一点孩子或者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做,再自己尝试,熟练了之后去创新,这已经成为了我生存的习惯。爸妈总是太忙了,我连向爸妈模仿的机会都没有。
我终于知道为啥我学习不需要一个特定的老师,我都是自己看书、摸索,观察比我先行的或者同辈们怎样做,再自己尝试。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终于知道,为啥在很多的课堂上我都不会提问,我没有问题可以问,即使有问题我也更倾向于自己去找答案或者通过他人间接找答案,我很难跟老师直接产生链接,我从没有学会怎样跟老师沟通链接。我也终于知道为啥我无法学会老师进行的一对一的动作指导,我习惯于把老师的动作记下来,回家一个人的时候反复的练习。我一直以为是我模仿能力不好,原来是我从未学会光明正大的直接模仿。就连精神分析,我都是自己给自己做分析,忍着痛撕开伤疤,再自己缝起来。
在回来的火车上,我观想我的骶骨,看到我2岁的样子,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身上脸上也都脏兮兮的,一个人蹲在我家的老房子前面,手里拿个铲子,低着头在地上铲着什么,我叫她:“香香、香香、香香……”她没有反应,我叫她:“二子……”她抬起头好奇的看着我。是了,我小时候,家里人都叫我二子,在我的记忆里,我直到上初中,家里人才改口叫我二姐,依然没有叫名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自己的大名是那样的陌生。
2岁的我看到现在的我,完全不认识,我穿着白衬衫,雪白干净,相比之下,差异如此之大。我告诉她,我就是长大的你。她摇着头,围着我转了几圈,怎么也不相信:“我长大了怎么可能会变成你这样呢,这不可能的,我这么差……”她自卑的低下头去。
我只好把我的手给她看,她仔细看了我的手,再拿出她的小手比较了一下,终于相信了,开心的又笑又跳,纯真无邪,丝毫没觉得自己过得是很苦的生活。我看到了我内心那个纯真的孩子。小小的我总认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我就该是这样长大,从不知道孩子还可以被父母呵护着快乐的长大,没有比较,我也就没有抱怨。长大的我眼含热泪微笑着、宠溺看着她快乐单纯的样子。
我终于看到了我的孤单,因为手指的残缺,我知道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不喜欢别人嘲笑我,跟小伙伴在一块儿玩可能会被嘲笑而受伤,我宁愿就这样孤单的一个人长大,却依然保持一颗纯粹的心。
因为远离团体,也就远离了纷争和勾心斗角,我从来不知道人心可以那么复杂,我只是这样单纯直白的活到现在,在那些《宫斗剧》中,我常常惊叹于她们的心思慎密,我想要是换作我,不知道死多少回了,我很疑惑她们那样十几岁小小的年纪是怎样做到的?
当我看到2岁的我拿着小铲子立在空旷的场地上四顾无人的落莫与孤单时,我的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孤单的站在那儿,她连哭都不哭,面无表情。也许她哭过很多次吧,只是哭也无人能听见,失望了吧。生活中我常常莫名的感到孤单无助,即使周围有很多人,我也觉得我是一个人在那里,人越多越孤单,仿若2岁的我站在那空旷的场地中间,陷在那无人之境。
我瞬间明白了很多我以前无法理解的模式。真的,只有回到那个场景,我才能真正看到我自己。
我去温暖了我内心的那个纯真孤单的孩子,告诉她,我会一直陪着你,我在长大的地方等着你,你再也不孤单。她仰起小脸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知道她听懂没有。我松开她的手离开,我知道接下来她还要面对3岁、4岁、5岁……25岁那些数不清的挫折和艰难的生活,但是我知道她不怕了,我会随时去支持她、拥抱她,我亲爱的小孩,你那么棒!
在肖然老师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学员在答疑环节向肖老师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肖老师给她一个拥抱。当肖老师拥抱她的时候,我的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那是来自父亲的有力的拥抱,那也是我的渴望。我羡慕她的勇敢,我感谢她替我去完成了那个拥抱。
感谢肖然老师的呈现让我再一次与自己在灵魂深处相遇。
也感谢帮我正骨的洒脱兄弟,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