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预约咨询请关注公众号:千无心理
有时候常常有这样的行为,并且不受控制:越是喜欢一件东西,自己往往不会去选择,似乎屏蔽了关于那东西的一切。
比如很喜欢一个人,往往会漠视他,装作讨厌他。 明明喜欢TA,看见就相想躲……
在情感关系中,你的依恋类型决定了情感品质,亲爱的,你知道你是回避型依恋类型吗?
什么是依恋类型呢?又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改善自己的依恋类型呢?
先让我们从一项实验说起:
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发现婴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抚摸、摇动和玩耍。
如果童年时这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成年以后就会有反社会倾向、拒绝亲密关系、甚至有可能伤害自己的后代。
但这些重要的结论都是从一系列实验中得到的:
他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亲身边夺走,带到一个可以提供乳汁的铁丝妈妈和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毛绒妈妈身边。
实验发现:小猴子仅仅在喝奶的时候找铁丝妈妈,其余时间都抱着毛绒妈妈。
紧接着,哈洛“改进”了毛绒妈妈,让她们口吐强力冷风、暗藏铁钉或者时不时通电电击,对小猴子造成伤害。
可哪怕毛绒妈妈再可怕,小猴子还是一边颤抖一边试图拥抱毛绒妈妈;为了观察这些童年没有得到母爱的猴子与自己后代的关系,哈洛制造了一个架子,强迫这些成年以后拒绝交配的母猴子与公猴子交配。
很遗憾的是,在这群童年没有得到良好抚育的母猴子,并不能很好的抚育自己的后代,她们对孩子不理不睬,甚至出现了虐待行为:
有一个咬掉了自己孩子的手指,还有一个砸碎了孩子的头。(这个残忍的实验,也让哈洛被称为“猴子先生”。)
最终:那些由母亲抚养长大的猴子和由替代的母亲(毛绒绒的玩具猴)抚养长大的猴子,是没有办法成为好母亲的:
放任它们的孩子任意的活动而没有能力给予保护;拒绝照顾它们的孩子;或者在身体上虐待孩子。
如果一个婴儿没有机会与照看者建立情感联系将会怎样?
在一系列重要研究中, Spitz 观察了在抚养院中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在 3 到 12 个月间被他们的妈妈抛弃的,这些婴儿被安置在一个大房子里,与其他至少 7 个婴儿一起由一个护士看护。
不像与妈妈分离以前那样高兴和随和,在这里他们哭泣,退缩,体重减轻,而且很难入睡。如果婴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婴儿的抑郁就会迅速严重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空袭的威胁,而将他们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当时有些父母不愿和孩子分离,将孩子留在身边,一同躲避空袭。战后的研究发现,离开父母被送到安全地方的孩子,其表现的行为问题较之当时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要多。
从人类依恋的发展来看:
在孩子两岁以后,孩子会逐渐形成“内聚性自体”。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担心。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
你是什么依恋类型呢?
依恋类型测试:
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依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2.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3.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三种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焦虑-矛盾型依恋
以上三种,你是哪种类型呢?
小未说她只跟爸爸比较亲近,跟妈妈非常疏远。妈妈没有给她任何关怀。她说妈妈对她的伤害比较大。
小时候,她的脚崴了,当时肿得老高,她就嚎啕大哭,妈妈却仍然在那里做她的饭,根本不理,连看都没看一眼。
小琪觉得,虽然和妈妈一直生活在一起,但好像没有感情上的融合。
她说:“我看着她就有厌恶的感觉。比如我在玩电脑,我妈突然在我后面站着,我就会非常厌恶。”
从小到大,小未与妈妈的关系一直如此。前段时间,她还问过妈妈,说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因为那天小琪正好是在厨房里做饭,不小心让刀把手指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就流很多血,妈妈也看见了,结果只淡淡问一句你怎么了,再没第二句话。
这使得内心一腔愤怒的小未,逼出一句是不是妈妈亲生的话来。
这个妈妈不光对女儿这样,对她的丈夫、儿子也是这样的。但不是说妈妈不喜欢她,而是妈妈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她不知道一个母亲应该怎么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比如拥抱、抚摸。
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妈妈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模式。
接下来,我们介绍不同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分别采用的互动方式:
一、成人的依恋风格---安全型
安全型: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
安全型的人能忽略同伴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同伴。
跟安全型的同伴交流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更亲密。
他们比其他依恋类型的人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
安全型成人的恋爱风格
安全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对他们的恋爱关系更满意。
他们很喜欢和朋友待在一起,喜欢在适当的时候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能宽容地接受伙伴、家人和伴侣的缺点,不保留地支持他们。
安全型的人容易发现同伴的忧虑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在一项研究中,告诉女性参加者,她们马上要到一个有着危险电子设备的隔离的房间去体验焦虑。
当这些女性与约好的伴侣一起等着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发现,安全型的男伴在同伴表现出焦虑时给予了较多的情感支持,但回避型的男伴则没有。
二、成人的依恋风格---回避型
回避型: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
回避型成人的恋爱风格
回避依恋型的人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他们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在一项研究中,43%的回避型大学生从没有恋爱过。
回避型的人难以给伴侣情绪支持,同时在他们自己需要支持时也不善于从伴侣那儿寻求情绪支持。
案例:
参加了一次婚姻辅导的课程之后,小林开始怀疑她与老公之间是否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经常出差,虽然每次都是几天,但每次回来的那天,就算我去机场接他,我们也对相互之间的亲昵感到别扭,他不说,但我们两个都能感觉得到。
我很期待拥抱、亲吻,但绝对没有,即使在他回到家后,我兴奋地在他身边转来转去,但还是没有!
眼神互相接触的时候似乎也显得不自然。最要命的是,我们好像总是要过一个晚上才能再亲近起来。”
三、成人的依恋风格---焦虑-矛盾型
焦虑-矛盾型: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
焦虑-矛盾型成人的恋爱风格
焦虑-矛盾型的人多次恋爱,但是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欢乐。
这些人唯恐失去伴侣,因此而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去让对方快乐。
焦虑-矛盾型的人更有可能爱上不喜欢他们的人。
案例:
第4次失败的爱情之后,阿浩似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做出那么多牺牲和改变,她都不满意。
她知道我是爱她的,我只是受不了她和男同事吃饭,和男同事单独出差,别的我都可以忍受,就是忍受不了胡思乱想,我想完全拥有这份爱情,这难道错了吗?她难道就不能为我做出一点改变,略微地约束自己一下。”
爱情中的相互约束是很简单的事,但爱情破裂的真正根源是,阿浩偏执地陷入了爱情的占有中:
惟恐女友会离开自己,努力让自己屈从女友的种种要求,尽量让对方快乐,可阿浩得不到相同的回报,不平衡的爱情从开始就会埋下失败的伏笔。
依恋类型是否可以改变?
当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在成熟人际关系时,想要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在一项研究中,30%的年轻女性在两年的时间内改变了她们的依恋类型,这表明依恋类型在成年以后是可以改变的。
五条改善依恋关系的建议:
1.如果还没有恋爱,找一个安全依恋型的爱人是绝对必要的;
2.建立一个安全依恋类型的朋友圈,聊天、出游等;
3.每周至少要和3~5个陌生人说话;
4.努力发现朋友、爱人、同事的优点和好笑的事情;训练自己对一些生活琐事关心,征求朋友、同事与爱人的意见。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珍藏;
5.不要把秘密深藏在心底,选择适当的对象释放秘密。
如果仍然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依恋的幸福感,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千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