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写过一篇叫做《你总妄想改变他人》,然后就有朋友跟我说,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变他人之类的。
嗯,是这样,但是任何具体的问题,都要限定好语境,描述清楚前提条件,然后再表达观点,我的这位朋友的说法就犯了一刀切的错误,这样并不能让讨论正常展开(这篇我得先给她看看,不然可能会挨揍)。
好了,hhhh,谁让她不能写文章呢,我就来再说一说吧。
我前面说过,我们在学到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方法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与别人分享,在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是被深刻影响的,得到了一次很不错的体验,所以你觉得这个东西好啊,然后呢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表达欲,希望把自己的这次体验与别人分享,或者是在某个时刻将这些东西派上用场。
这样挺好的,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们分享给别人的时候,我们是很注重别人的反馈的,而且我们希望得到别人和我们拥有一样的体验,希望对方能够给我们积极的反馈,可是你要知道,不是每一个人跟我们的关注点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对他来说敏感的东西,可能那个东西在你这里就不容易被你看见,所以你也应该知道,可能你讲的东西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你还可以想一想你平时与对方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应该是以开玩笑居多吧。那么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与他熟识的人早就已经有一个定位,或者叫形象。平时的你们是开玩笑、聊段子的,那么有一次,你突然开始给对方讲道理,这个时候对方很有可能是听不进去的,或者说,是他心中的那个自己听不进去,而且就算听进去了,也跟你的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大,因为是他对你讲的东西更敏感,才能够听进去。
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是几乎从不与我的室友们讲道理的,因为讲了也没用,在他们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喜欢讲段子、开玩笑的沙雕形象,但是,这就够了,我需要维护的,是与他们的关系,把关系放在第一位,道理、说教都是其次,开心就好,啊,剧透一下,接下来的文章,我要写关系(太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说了,那要是当朋友伤心、难过、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应该给他讲道理来帮助他吗?可以的。但是你要把你对你能够提供帮助的预期降低到最低,因为你没法保证你的朋友真的听得进去你要讲的话,当他遇到问题感到疑惑的时候,你可以讲一些道理(最好是讲故事,故事的力量可以碾压道理几个量级),还是那句话:把马引到河边,喝不喝水是他的事。
把我们的朋友当作一个完整的人,他们的问题自己可以自己解决,不然怎么到了现在还活蹦乱跳的(hhh,不是),说明那些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算是一些烦恼罢了,你费劲地晓之以理,反过来还可能被戴上“喜欢说教”的帽子。
你可以以你的能力提供一些帮助,但是请你降低你的预期。
其实当我们在说教的时候,从关系的视角来看,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不平等的,是一种类似于师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学生还是那种喜欢叛逆的学生(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说教)。对方的潜意识可以识别这种不平等,所以你讲道理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这种不平等。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那位哲人就说(不记得原话了),我极力避免我们之间属于一种说教的关系,我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交流。
当你想要影响别人的时候,有一种方法是最有效的,就是,不断地做出让周围的人觉得牛逼的事情来。这样,你才能够拥有影响力,才会让别人觉得你很有价值,才能够听得进去你说的话。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更有智慧地讲道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