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杨澜
人性的偏见地图
>我们常常基于非常片面的信息,或者自我经历的联想,就在心里给别人贴上标签,下了结论,从而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不幸的是,很多时候,人们是先形成固有印象,然后不断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 刻板印象不在于有过某些“印象”,而在于我们把这样基于少数案例的“印象”刻板化,以为它适用于一大群人。
奥巴马的致歉
>但是人的价值,没有贫富,只有丰富。当他们歌唱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被关注、被倾听,他们稚嫩但顽强的自尊在努力地生长
魅力与气场
>自信是一种魅力,它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到自在。对比许多女人在年龄面前张皇失措,欲盖弥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一头银发,魅力无穷。它代表资历——专业的背景和多年的历练;它代表勇气——不随波逐流,不取悦于人;它也代表从容——面对岁月的坦然。这份自信让她赢得更多信任。
>能量级别最高时,既不是运动中,也不是狂怒时,而是在冥想静坐之时。内心宁静、宠辱不惊的人最有魅力,能给人带来愉悦而平和的感受。
就叫我“光美”
>“奥运会是不是只与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有关?”我说:“民族自豪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国对世界的态度。举办奥运会让中国的各个层面,从精英到大众,从体育界到政治、文化领域,全方位地以一种更加真实的姿态面对世界,代表着中国的开放与进步。
你未看此花时
>这世上有许多非凡的风景,我等作为匆匆过客,原本不值一提。但不知怎的,它们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情感,连同视线,与它们联结在一起,令人久久不能忘记,也无法归于寂寞了。
把世界问了,让自己回答
>> 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的是谈话的内容。这其实也不神秘,无非是事先做好功课和一颗好奇心、同理心。
>> 我是采访的“功课主义者”,信任但不敢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觉与经验。无论是专业角度还是日常交往,要想让谈话深入下去,还是要从了解谈话环境和谈话对象开始。不然就很有可能像我当年那样,只能低头做吃货了。
拿什么拯救你的“监介”(尴尬)
>> 自嘲,是化解窘境的最好武器。把姿态放低,那些想让你尴尬的人还能怎样?
潜台词
>> 曾几何时,智障人士被看作是家庭的羞耻、社会的嘲笑对象,但特奥让他们发出了内心的呐喊:“让我去赢,如果我不能赢,也让我在努力中变得勇敢!”
>> 礼仪虽然在起源上与宗教祭祀、权力等级有关,但演化到日常生活中,其实就是一份对己对人的尊重。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往往更能看出一个人的仪态
>> 音乐是走心的,触动的是直觉。而身体语言,也常常是受直觉和潜意识的支配,在无意中传递出有关一个人家教、身份的种种信息,也显现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态度。
美的中国叙事法
>> 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都要有精益求精的呈现。毕竟,我们追求的是“东方气质,世界品质”
女人,你要的平等是什么
>> 性别平等不是漠视性别差异,男人生不出孩子,女人也不必拥有男人般的肌肉。“男女都一样”是指社会应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保障他们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 经济赋权让女人有了更多经济独立性和消费能力,但消费主义浪潮也让部分女性被进一步商品化了。当一些女孩毫不掩饰地讨论“我用青春换他的金钱,很公平啊”,到底意味着女性的选择更自由了,还是心甘情愿做了金钱的奴隶?
>> 她指出那些妨碍女性实现自身潜能的因素,并不只是来自外部环境,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自我束缚。
>> 我们不是什么标签下的女强人,而是同样情感丰富、脆弱而又坚强的个体。这才是女性之间真正的纽带,我们能够对彼此关于生命和爱的体验感同身受,而且不耻于表露出来。
>> 今天则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性别平等,不仅是道德的正确选择,也是社会的明智选择。
>>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是几乎所有女性精英必须回答的问题,似乎如果她们不能先把家庭“搞定”,就没有干事业的权利。更有趣的是,男性精英从来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他们的“私事”与事业无关。没有家庭层面的“伴侣”的支持和体谅,仅仅靠女人自己努力,就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生得了孩子,买得了新房……”,真是活生生地要逼出一代女超人了!
>> 同时,这对男人也不公平。社会功利主义的单一评价标准,往往让男性也承受了过多压力。不能享受天伦之乐,跟妻子、孩子缺乏交流,这绝不仅仅是家庭的缺憾,也是男性自身的缺憾。
>> “领导力不是手中拥有多少军队、财富或员工,而是能否不断突破自己,同时让更多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幸福力
>> 人们对幸福的三大误区就是:一、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重视自己尚未得到的(我邻居的房子凭什么比我的大?);二、以当下的欲望设想未来的需求(我太饿了,要是天天吃红烧肉该多好!);三、以表面现象评判别人的幸福(这个人在车祸中断了一条腿,这辈子算完了!)。
>> 心理学家们曾长期追踪那些突然中了彩票,或是在意外中造成终身残疾的人,结果发现,在这些外部事件发生后的六个月内,这些人的情绪的确受到很大影响,或欣喜若狂,或沮丧痛苦。但是六个月以后,原先幸福感强的人还会快乐,原先幸福感弱的人还是不开心,外界曾经带来的冲击,对情绪的影响变小了。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原点”,不管我们曾遭遇怎样的大喜大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这个原点。
>> 如果你想预测10年之后自己是否幸福,不用看银行存款的多少或者职位的高低,你要看的是自己是否与身边的人具有紧密的、平等的、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的情感关系,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好地预测一个人在10年后、20年后乃至终生的幸福感
>> 错,幸福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学会和痛苦相识、相处,不断地平衡、不断地发展。
>> ①问自己,如果你的人生只有一年,你会怎么做?我采访李开复先生的时候,他对我说,他是在得知患了癌症,要准备遗书时,才真切感到以往陪伴家人时间太少,而他们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②静观(Mindfulness)是一种让人安静下来的方法,关注自己的呼吸和存在,从而改变自己的脑电波回路和情绪反应模式。③学会赞美和感恩,每天写下让你开心的五件事,三个月之后幸福感会大大改变。④建立你的“幸福董事会”,数一数对你的幸福起最关键作用的人,虽然你的电话本里有几百个人、上千个人,但是跟你的幸福直接相关的人不会超过20个,请好好地给予他们时间和陪伴。⑤向镜子中的自己微笑。谁能总是亢奋和快乐的呢?当你感到挫败、情绪低落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也是保持幸福的良好方式。
总有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向上
>> “艺术给我带来精神的富足,让我提高自尊和自信,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而且让我和小伙伴们学会作为一个团队合作,和谐相处。”
从蒙特卡洛到吉隆坡
>> 把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心里去。
>> 三次参加申奥,两次担任申奥陈述人,这样的经历太特殊了。这20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从追求规模场面到节俭办赛,可持续发展;从金牌至上的竞技体育到倡导民众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政府和国企“包办”到更多民间参与;从庄重严肃的语言习惯到亲和幽默的个性张扬;从输不起的心态到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从需要国际社会认可接纳的迫切心情到今天更为理性平和的心态,以及这背后的民族自信……中国在变,中国人在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