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检讨一下,因为过年的缘故,导致自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没能规划好写作的时间,不得不周三中午草草整理。
反观昨天的「得到」例会,脱不花国内期间把自己关在酒店,刷完了英剧,还读了3本书(其中一本还是我读了1个月才完成30%的书);罗胖把得到的产品通读了一遍,并且刷完了1本书。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实在害怕。
好在想起笑来老师的一句「自我开导」语:我们都必须承受着历史的结果,执拗的向前(历史已经发生,无法改变,赶紧行动吧~)
以下为自己过年期间的零散思考记录,争取抽时间系统化输出一遍。
01 复杂且高效的系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
这是在看过「一条」创始人徐沪生在混沌的分享后,自己较深的一个感悟。听大佬说完「一条」的战略打法,惊讶于这套系统的自洽和高效,然后我开始困惑,这么叼的协作网,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联想到有一期混沌大学线下大课「第一性原理」,李善友教授分享了一个视频,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说,科学家发现在大量的自然现象和事物中,有一个底层通用的算法,由此算法经过时间的复利效应,产生了磅礴复杂的世界。
换个角度理解,可能就像3:0击败柯洁的「阿法狗」一样,它不是被一次性设计出来的,而是建立了一套算法,让2台机器相互博弈,在时间的积累下,成长为一个「高手」。
代入罗胖常说的,「成功 = 核心算法 * 大量重复」,通过找到自己的核心算法,成为时间的朋友。
回到「指导日常生活」的层面,发下一蹴而就的完美主义情节,在小步快跑中渐行渐修,先做。
02 提案能力决胜负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的核心算法,他分享说是审美能力,对美好生活的审美能力。
这种能力甚至能让他们撰写内容的同学,转岗为电商选品的同学,因为底层的核心算法是一致的。
「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也有过类似的洞察,在经过物质匮乏和选择困难的2个阶段后,能为顾客有效提案的能力变得尤为宝贵。也就是告诉顾客,什么是好的,是最适合你的。(延伸阅读:《向这个日本人学写公众号》)
比如:
罗胖告诉得到的用户,什么是好知识,该如何学习;
「一条」告诉用户,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是美;
「理想国」告诉用户,什么是好的文化,该如何理解;
多说一句「理想国」,用看理想总策划梁文道的话说,“我们不生产产品,我们出版产品。”
「看理想」脱胎于传统出版事业,它的原点在于重新肯定出版的本意。所谓出版(publishing),意思是把有价值的内容交付公众(publics)。
关键词:出版、有价值、交付。
串起来思考:我的核心算法是什么,如何让核心算法与提案能力产生关联,创造社会价值?
Keep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