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继续分享有关教育福利的话题。上一期我否定了两个观点,指出了现行教育福利制度所存在的根本矛盾——福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上一期链接:教育福利的矛盾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制度的设想。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个制度是在《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当中。本来毕业论文我是想写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制度的,无奈我是金融专业,老师不支持我写非金融的论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今天还是想用3分钟的时间与您分享伟大经济学家的制度设计。
1.什么是教育券制度
在美国,教育的大部分费用是由政府买单的。美国教育的主力军是数以万计的私立学校,政府每年都拨教育经费去到每个学校中。弗里德曼提倡把政府的教育福利下放到每个学生手中,下放的方式就是印制成教育券分发下去。学生手握教育券去选择学校,用教育券来换取入学资格,学校再把收集到的教育券拿给政府兑换经费。其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手握“教育经费”,实现福利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统一,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顾客。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学校为了争取最大利益,就会致力于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不是讨好政府。
2.伪市场化的弯路
社会很多低效的现象,都是因为原本应该是商品的东西被当作公共品,原本应该市场化的东西被采用了分配制。美国教育的伪市场化就是昨天我说到的“福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弗里德曼看穿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教育券制度。而中国不仅存在美国现有的这个问题,连基本的教育市场化水平都很低。称中国的教育为政(富)治(强)工(民)具(主)或者国(文)家(明)机(和)器(谐)一点都不为过。我不表态这样对不对,因为特殊国情使然,但是教育制度的伪市场化使得教育发展损失了效率,缺乏内驱力。中国在40年前摈弃计划经济,引入市场经济的时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一片新天地,这就是市场的魅力。当然,我们身为局外人,只能讨论局部问题,每一个制度选择的背后都有机会成本。
3.教育券制度无法普及的原因猜想
教育券制度遭受到了美国民间教师工会的反对,其普及度并不高,仅在佛罗里达州得到了全州性的普及。此外,教育券制度也阴差阳错地在中国浙江省长兴县实施了,而且效果有目共睹。但该制度无法走出长兴县,不失为一种遗憾。我认为原因有一下几点:
①针对美国:美国的民主泛滥和过多的工会组织使得政治决策失去了理性,所以教育券制度在美国无法普及。
②针对中国:中国的教育本身市场化程度很低,缺少教育券制度落地的条件。
③中美都是大国,类似的制度运行成本非常高,不适合大规模实行。现行的教育经费直接下放的行政成本是很低的。
④如果不进行全国规模的统一,而是下放到州(省)运行,则会因为人口的流动和公平原则带来诸多矛盾。
每一项制度的提出都有其理论背景,其背后是无数学者渴望带来美好世界的赤诚之心。教育券制度是很多经济学家倍加推崇的市场化尝试,我希望能等到该制度普及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