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同学帮我搬运行李,一只不起眼的纸箱,让他们叫苦不迭,纳闷里边装的什么呢,会如此沉重。答案自然是书,求学四年我积攒下来的闲书。即便让我的行程变得非常麻烦,我也不绝不会丢弃它们。
这些书陪伴我从学校来到单位。最初住在单身宿舍,疼爱我的父亲,根据房间的空间大小,量身打造了一件木质橱柜。橱柜下部放衣物,上部放书,细心的父亲加了隔板,分成三层,可以多放些书,门上镶了玻璃。相比于原来的纸箱,书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找书方便了,也再没有书籍潮湿之虞。并且这间宿舍尽管阴冷昏暗,却比热闹的集体宿舍更适合读书。自己有了收入,买书也愈加频繁起来。记得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就去买了插图版人文出版社的《红楼梦》。在这间清冷的宿舍里,读书陪伴我走过了初入职场时那段难捱的日子。
几年后,有了自己的归宿,成了家。住在一间小小蜗居里。房子不大,但对我来说已经非常满足。因为现在小书柜已经可以全部用来放书,我可以买更多的书;而且在窗前,有了一张专门的书桌。尽管这小屋还兼具卧室功能,在我眼里已经俨然也可以称为书房了。
几年后孩子的到来,并没有让我的读书戛然而止。此时,我已经搬到位于六层公寓楼上的一套小户型两居室,空间又大了许多。于是我买来专门的书柜,放在卧室里,旁边就是书桌,替代了别人家梳妆台的位置。当自己累了、倦了时,暂且把孩子放在一边,让她自己玩会儿,随手拿本喜欢的书看几页,调剂一下心情。这时的读书于我与其说是充实提高,不如说是琐碎生活中的享受。因为照看孩子时间紧张,我总是把书放到最方便的位置。等待做饭的空档,也会看几行,甚而至于去卫生间,都要拿本书。
前些年,终于改善了居住条件,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有了真正意义上专门的书房。我又添置了两个简洁大方的书柜,把多年来一直混乱放置的书,分门别类整理好,整整齐齐放进里边。充足的光线、舒适的桌椅,漂亮的书柜,我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房,实现了多年来内心关于书房的梦想。
生活喜欢和人开玩笑。当我具备了看书所需要的最好物质条件,读书却越来越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微博微信主宰的碎片化阅读时代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手指一动召之即来的便捷轻松,诱惑着我们难以停止,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变得很难。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
但也唯有书,一直都未曾离开。它对我的诱惑,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匹敌,当打开一本,沉浸其中的时候,才能抚慰我内心的焦虑和浮躁。书已经如此深入我的生活,它,是我的生活必需品;它,注定是我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