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2018年初最火的关键词,必然是#区块链#。
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这一领域,股市和投资圈疯狂追捧,主流科技媒体大篇幅报道和讨论……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走入大众视野的,在2008年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被提出。简单来说,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机制,也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公共账本,由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同在这个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之所以叫“区块链”,是因为其数据存储结构是由一个个存储区块组成的一根链条,随着系统中账户数量的增多,区块数量增加,这条区块链也会不断增长。
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处理模式很好的实现了交易的安全、公开与信任,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1 同步问题:每个节点(账户)都需要下载所有的历史账单,越是新用户等待的时间越长,进入成本也就越高。
2 效率问题:每笔交易都要经过所有节点(账户),导致运算速度受限于单个节点的运算速度,整体运算速度比较低。
这两大问题限制了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也就是延展性的问题。试想一个系统中(区块链),如果只能安装一个应用(比特币),其他更复杂的应用(如淘宝)受限于超长的等待时间(同步问题)和过慢的运算效率(效率问题)而无法实现。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IOST技术应运而生。
概括来说,IOST是一种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更高处理效率的区块链系统。它是如何解决现有区块链问题的呢?核心在于两个字:分组。
1 EDS (Efficient Distributed Sharding, 即“高速分布式分片”)
还是拿“公共账本”来举例,EDS技术就像是把网络中的所有账户随机分成群组,群组内的账户只需要验证自己群组内发起的交易即可,极大程度提高了交易的验证效率。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区块链的世界想像为一个班级,那么传统区块链(如比特币)不论大事小情,都需要全体同学确认一遍,这很安全,但无疑效率极低。于是,合理的做法是将班级分为不同小组,每同学只验证组内的交易,而为了防止小组成员合伙改账本,这种分组是动态随机的。
2 两段式共识机制
所谓共识机制,就是如何保证可信度。IOST提出了POB(Proof-of-Believability consensus approach)这一概念,即可信度证明。将交易的验证工作随机分配给“群组”里可信度更高的节点,其他节点进行监督和抽查。这种共识机制将验证工作和监督工作进行分工,有效提高验证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验证结果的可信度。
我们还是用上面班级的例子,这个机制就好比在小组中找出能力强、品德好的同学作小组代表,每隔一段时间由其他同学检查一下他的工作,在效率和可信度上取得平衡。那么问题是,我们如何认定作为某位同学能作为代表呢?传统区块链(如比特币)用的是POW( 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证明,但我们知道,干得多的人品德不一定好。因此IOST提出了POB,其中的可信度因素包括了IOS token余额、Servi余额、评论和用户行为。就好比班上同学的成绩不仅看分数,也看平时表现。
3 Atomix协议
既然EDS技术将“公共账本”进行了分组,那么跨群组之间的交易怎么办?因此IOST开了Atomix协议,将验证和监督工作放在产生交易的两个群组之间,减少受到整个IOST系统网络状态的影响。
也就是两个小组之间发生交易,就由两个小组的同学用特殊方式决定,不给整个班带来影响。
4 微状态块
就像是将一段时间内产生的账目汇总,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总账,新进入账户无需下载全部历史账单,只需要下载这些总账即可,极大程度缩小了存储空间和更新时间,使得新进入的节点可以快速跟上目前的进度。
这就相当于来了新同学,为了让他更快融入集体,班上准备了年报,年报每年更新,新同学只需要阅读年报,就能知道之前发生的事,不必把所有账翻一遍。
利用这些技术手段,IOST成为应用更为广泛的区块链系统,可以容纳更多更复杂的应用,也可以给更海量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在安全性和信息吞吐量上更有保证。
相信IOST提供的环境,可以让更多更复杂的应用在区块链内实现,同时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开创一个更为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