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即将四岁,陪伴儿子长大的过程,总是五味杂陈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幸福感爆棚。
或许每个人一生中最不会说后悔的就是养育孩子吧,这在儿子的成长点滴中是我最深刻的印象。儿子并没有表现出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之类的,但是偶尔会冒出一些话,总能让我忍不住笑意连连。
时不时的,儿子会说一句,“妈妈我喜欢你。”得到我的同样回应,他会加强,“妈妈我超级喜欢你。”
有时候惹儿子不开心了,会来一句,“难道我不是你的宝宝了吗?”或者会说,“难道我们不是好朋友了吗?”
我有时候披散着头发一身懒散着,儿子会说,“妈妈,你这样不好看了。”
上次买了一条裙子不大喜欢,老公让我拿给婆婆穿,我跟儿子说,我不要这条裙子,送给奶奶好不好?
儿子不愿意。我继续解释,我不喜欢这条裙子,我另外买裙子。
儿子理解了,待奶奶回家,他赶紧对奶奶说,“奶奶,送你一条裙子。”说着还把裙子拿到奶奶手里。
好家伙,儿子这么一句话,完美避免了是因为我不喜欢才给婆婆的尴尬。
老家不论什么辈分都会总“幺儿”这个称呼来表达亲昵喜爱,儿子和小表哥年龄相差不大,一起回老家,他听到外婆对他俩的称呼都是“幺儿”或者“幺幺”,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告诉我说,“哥哥也是幺幺,我也是幺幺。”
另有问儿子家里人的名字,儿子有的能说上来,有的说不上来,比如外婆问儿子,“你奶奶叫什么名字?”儿子想也不想地答道,“妈!”儿子全凭着日常爸爸的称呼来确定奶奶名字了。
记得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因天气冷要给他加一件外套,他哭闹着不乐意穿,各种劝说无果之下,我选择强制执行,结果他还是哭着把外套拉链拉开脱掉。如此这般几次,我拉着他关到内外,他竟然用头撞门。其实关到门外我实在担心,几秒钟就把门打开让他进来,最后还是穿上了外套。
事隔一年多,有一次说着什么他竟然想起那次被关门外,说,“妈妈你关门,我就用头撞门。”甚至会在我让他不顺意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过来,你出去,我要把门关了。”这是用我对他的惩罚来放到我身上。
还有好玩的,他因为某事一直哭,我就让他哭一会,然后问哭够了没?他说,“哭够了。”可是还是哭着,又和我说,“妈妈你说我吧。”我没明白,问了几次让我说他什么?他再哭着解释,“你说幺幺别哭了。”哦,我赶紧说,“幺幺别哭了。”“嗯。”真的不哭了。
儿子爱哭的毛病不小,我经常会念叨,你有什么事好好说行不行巴拉巴拉。在他和我共同的语言加工之后就形成了这样一段对话,“有什么事要怎么样?”“好好说。”“不要怎么样?”“大吼大叫。”
碰到小表哥哭的时候,他还会在边上劝着,“有事要好好说,不要大吼大叫。”有一点点学以致用的意思。
如今回老家前,他也会有急切的表现了,会很我说,“妈妈,我好想婆婆呀,我好想和婆婆玩呀!”
一时就想到以上这些好玩的对话,儿子的一点点小变化都让我颇感兴奋。现在年龄小,对他的要求不高,只想着待他上小学或者日后再大些再大些时候,也愿意去满足于他一些小变化,而不是盲目跟着鸡娃。
时代让很多家庭陷入鸡娃行列,或许某一刻我也会不自觉加入鸡娃,只希望能够守住初心,不要过度鸡娃,适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