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这个时间点似乎都与众不同,今年依然如是。本周第九届教育创新年会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场教育界的饕餮盛宴再次将艾瑞德每一位老师席卷其中。
在去年的创新年会上,我学到了识字单元的二次开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单元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我也把大单元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进行了大单元走课的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以,今年的教育创新年会,我格外期待。
今年的创新年会,李大圣院长的分享带给我很多思考,她让我看到了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征程之上,我们必须明白教学的逻辑必须基于学习的逻辑;新课标素养导向的学习逻辑意味着我们要更加聚焦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线的去理解教学、课堂和学习的目标。
当下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在知识的广度,学习的难度,而在于学习方式。大量解答习题的学习,较少解决问题的学习,多数分科割裂的知识记忆,较少学科练习的综合运用。那么如何促使知识传递为主的学习向主题探究为主的学习转变,促使确定性知识为主的学习,向创新的开放意义的学习转变?新课标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就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就是基于素养导向的学习逻辑。
素养导向的学习逻辑体现在新课程方案的五项基本原则中: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第三,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第四,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第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在原则的指导之下,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与学生经验、生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也更注重内容统整及结构化、综合化。在语文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我们也能看到以“主题、项目、任务”为单位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明确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实施也提出:强化学科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强调大单元教学,主题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综合学习与教学活动。
在本次创新年会中,关于课堂教学,我发现“真实情境”成了很多专家大咖提及的热门词汇。在大单元设计中,创设真实情境,往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任务变得真实具体,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它不仅体现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也体现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比如:本学期,我们根据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我们基于新课标,围绕本单元人文主题“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提炼出单元大观念“关键句助力观点提炼,倡议书呼吁守护家园”,在此基础上,我们创设了大单元的真实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亲爱的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我们是相互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为此,语文组邀请同学们一起落实保护环境的任务:争做‘环境保护宣传大使’。请你完成以下作业任务,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这个作业情境一以贯之,让学生角色代入,体验真实情境。在“赏地球之美”这一环节中,我们同样通过情景化让学生会写生字词,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并且邀请同学在情境中为课文配画。在“献环境保护之策”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交通路线,让学生选择最优的路线参加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听证会,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生活。而在“写环保之书”这个环节,我们更是发动学生把倡议书张贴到社区、学校等合适的地方,通过朋友圈、视频号等多媒体平台呼吁大家保护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一线教师,李院长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更深入的理解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精神,并愿意去尝试,在实践中提升从教到学的课堂质量,实现每一位儿童的高质量发展。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明白学生是为能够运用知识去探索、创新知识而学习;为具备社会生存能力而学习,能解决问题,与他人协作;为具备社会价值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而是包含跨学科知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21世纪核心素养。至于怎么学?在做中学:在真实情境和任务中学习,获得学习素养。
我希望我们的教育都能有这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教育如山,愿我们都能向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