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滴滴,我总会和师傅聊天,感受他们的见闻。
师傅说:遇到过奇葩的。说在公交车站等,我车子过去接。第一次开过去,车站人多,我找不到人,等了一会儿,绕开了。过一会儿,公交站都空无一人了,对方说她一直在公交站,没走动过。明明没有人啊?我以为错了,她说她就在这个公交站。原来,她一直站在公交站的广告牌后面玩手机。你说,她叫车,她应该来看我的车牌,主动走过来呀。我车子总不能开到公交车站广告牌后面去,那是非机动车道呀!无语了!
师傅当是一件趣事就这么一说。如果,用叙事理念解构一下,发现会有什么不同?
1.公交车站不是一个平面,它是立体的。“在公交站等”,“前后左右”需要一个标志物来定位,你说的前面,也许是别人认为的后面,你认为的左边,也许是别人认为的右边。司机认为“公交站”就是广告牌前面的等候区,那显然也是他的工作习惯的“认为”,强烈的司机模式。
2.司机把叫车的人当成是熟练工,排除了第一次使用网约车的陌生来客,排除了低头玩手机一族,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3.师傅让她在“公交站等”,她重点听到的是“等”,那就是需要司机去找她,而不是她去找车子。乘客原话是这么说的“你叫我等,你不是叫我站在那里别动吗?”
在叙事理念里,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文化脉络,活在自己的个人经验里,遇到冲突的时候,感到不适的这一方,需要觉察,需要进行解构,试着多角度去切入理解。比如司机,每次都要带着新奇、不确定性,去开启一趟新的旅程,而不是固有的“顾客应该怎么样子?”顾客太多元。
如果这个时候,司机多交代一句“我的什么颜色什么车牌号的车几分钟到,您注意一下,我会打个双跳,看到了麻烦走过来,谢谢!”
或许,就能较少一些信息的不对称。
(#叙事治疗#第4篇笔记)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212天,坚持锻炼19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