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苏城的街头,除了处处可见的“朱鸿兴”“东吴面馆”面馆,“藏书羊肉”的招牌也遍布大街小巷,有的店取名“藏书羊肉”,有的店在“藏书”前面加上店主的姓氏,有的店以某某地方加上“藏书羊肉”。
经常去的“藏书羊肉”离单位不远,那家羊肉店里只有三四张双人桌和一张大圆桌,最多也只能容下10多位客人。但到了寒冬腊月,羊肉馆格外热闹,大家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点上一份羊肉,涮个羊肉火锅,炒个羊肚羊血,锅里热上正宗的绍兴黄酒,和老友聊一聊近来的趣事。心情和火锅上冒起腾腾热气混合在一起,飘向了远方,别有一番滋味呢!
去的次数多了,和老板自然熟悉了起来,闲聊问老板,“藏书羊肉”到底读第一声和第四声呢?老板说:“是藏(zang)书吧?不是有一个叫藏书镇的地方吗?”再问下去,老板也摇头说不知。原来他们是东北人,也不是苏州本地人。可是,奇怪为什么没有带东北口音呢?
从《汉书》中,你会发现“藏书”名字的来源,“藏书”是一个地名,在苏州城的西郊,美丽的太湖东岸,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今因“藏书羊肉”而远近闻名。继续探究下去,避免不了要提一个名字,“朱买臣”,谁能想到这位大名鼎鼎、位列八卿的西汉名臣竟是个“耙耳朵”,中间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朱买臣40岁前穷困潦倒,妻子嫌弃他不思农耕,整日翻弄书本,就在家里吵着闹着烧书离婚,吓得买臣急忙把书藏在山洞里。他利用砍柴的空闲时间,瞒着妻子偷偷读了起来。后来,朱买臣衣锦还乡,百车夹迎,羞得前妻上吊自尽。“藏书”,因为朱买臣发奋读书的经历而得名。
又一次路过那家“藏书羊肉”,想进去坐一坐,竟发现心心念念的馆子关闭了。旁边的店面老板说,他们在老家的孩子读初中,年后搬到家乡了。我猜测,到时羊肉店还会不会叫“藏书羊肉”呢?还会叫“藏书羊肉”吧!就像那家店老板和我解释的那样,“取名藏书羊肉,就是因为藏书的名气大呀!”
老家人冬天也喜好吃羊肉,较之藏书羊肉,我们那里“丁所羊肉”名气小得多。因为距离丁所较远,没有到过那里。邻村南头以前有一个李姓的羊贩子,平日里挨家挨户地收购散养羊,冬天就在家里开了一个羊肉店,锅子也用的家里的,门口没有招牌,也不作宣传,只是炖上一锅整羊,蒜香,羊肉香,烧起来的木柴香,吸引了不少顾客,听说有小伙子特地从上海赶过去,喝一碗家乡的李家羊肉。
藏书羊肉,小小的店面,没有华丽的装修,其实羊肉的味道倒没有多么独特,但那种温足的味道却能让人久久难忘。也许是因为藏书羊肉和老家的李家羊肉一样,有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