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将虚无的天堂就这样神奇却又不违和的与爱情联系在了一起。其实,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介绍时,有点无奈,就像第一次看《傲慢的偏见》一样,不得不感谢当时的社会背景,或弘扬女权,或赞美爱情,难得一见的罗曼史,才有了披着名著外衣的言情小说。就算是有些好奇,在网上搜索不得而终后,也就淡淡的失了兴趣。后来,一系列故事吧,在上火车之前下载到了这本小说的全篇,也就尝试着阅读。
不可思议,沉迷于各种爱情的小说的自己,在看完后,对于男女主赌注般终于在一起的结局,只有松了一口气的慨叹,便了无生息了。久久不绝的是我对作者关于摆渡人这一定位的思考。先不谈究竟有没有上帝与天堂,但对于质量守恒定律,我可是忠实的信仰者。对于摆渡人这一存在,我不会认为是上帝闭着眼,用老母鸡点公鸡的方式一个一个点出来的,所谓存在,必有其道理与原因。摆渡人从开始的倾注全部感情至最后的冷漠护送每一个灵魂,就像,对,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却终得不到归属。我总感觉世界不会这么荒诞无力。在我的观念中,冥冥之中,似乎像是轮回,被精心护送至“天堂”,回到了比现实世界更温暖无忧虑无病痛的“家”。如此尽如人意的天堂,为何就对返回人间这件事如此的苛责,单纯的说规则,难以信服,天堂的存在本就是幸福,规则为人的幸福而存在,不是存在为人的幸福。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你被你的摆渡人在一片危险致命的地带带出,只为了一段时间后作为摆渡人去摆渡其他的灵魂。这个世界本就公平,获得幸福总归要去付出,就算在天堂你也躲避不了作为摆渡人的无论精神还是身体上的磨炼。似乎,这次就可以理解了,你没有资格也不可以穿越那片荒芜回到人间,只享受被摆渡人的呵护,却不懂去为其他的灵魂而努力。除非你经历万般磨难,抵消你本该受的苦。
我相信,其余没有成功穿越荒芜的人一定没有像迪伦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其他的灵魂,否则上帝如此开明,如此想让人类得到幸福,怎么会仅仅为了规则而规则。
只要等待就会有希望去获得圆满。重生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似乎记忆都消失了。崔斯坦忘记了曾经在天堂的快乐日子,或是上帝洗刷了,希望等他完成了自我的摆渡后,能继续以无忧无虑的姿态在天堂生活,更幸运,他遇到了迪伦,在精神上摆渡他的女孩。或换种说法,他的付出值得迪伦的出现。而迪伦,勇敢善良,值得通过荒芜的机会。一切都公平的不可思议。
摆渡人,摆渡他人,也许就是在摆渡自己。
另外还有一点,作者无论对景色还是对心理的描写都太传神了,名著之所以为名著还是有道理的,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