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协调力
据不完全统计,60-70%的人认为自己的上司是个[敏感词],但事实往往是我们自己“图样图森破”。大多数领导拥有一种神秘的能力,能处理我们处理不了的事情;而且越高层级的领导这种神秘的能力越强。
这是一种什么能力呢?网传一位腾讯的副总裁曾经说过“腾讯的三种力量”。
- 基层讲执行力,切实落实自己手头的事务,言必做,行必果。
- 中层讲心力,劳心劳力。开不完的会议,加不完的班。被戏称为“夹心饼干”。
- 而高层讲愿力。看起来好像只要发一个宏愿就行了,比如今年我们要完成百分之XX的业绩增长,XX年我们要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只要敢想,剩下的自然会有下面的人去一一落实。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要实现这样的宏愿,高层需要做很多事。
- 比如高层要决定做“正确的事”,这就涉及到目标发现力,当然这里的目标不是个人目标,而是战略目标。
- 要“正确地做事”还要找到合适的团队带头人,这又需要人脉开拓力、委任力。象雷军在开创小米公司时就是先找到了林斌、洪锋、黎万强等6位联合创始人。
- 如果需要跨界合作,比如说三马(马云巴巴、Pony马、还有马明哲)成立的众安保险公司;或者同业合并,比如滴滴和快的,还需要商谈力。
- 同时,领导的亲和力总是很强,善于理解别人(语境理解力),同时也很乐观(乐观力)。
这种种能力集合起来,其实就是协调力。正如《武状元苏乞儿》当中周星驰籍由“降龙十八掌”前十七掌的组合领悟了失传的第十八掌一样。协调力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十一种能力的融会贯通。如下图所示:
其中,“自我管理”板块的乐观力和持续学习力是对自己的能力,目标发现力和专业构筑力是对课题的能力。整个“人际沟通”以及“团队协作”板块的前三种能力都是待人的能力。最后综合而成协调力。我在这里把它定义为调整、中介和推进事务的能力。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协调力
现在大多数人应该都相信,未来人类绝大部分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现在最前沿的电脑已经能够写出以假乱真的投研报告和新闻通稿。AlphaGo更是击败了人类的最强棋手。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呢?有一篇文章的观点是创造者和连接者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创造者创造资源,特别是艺术家、哲学家这些创造意识形态层面佳作的人。而连接者连接资源。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专业的英才都在攀自己的科技树,连接者可以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拥有协调力的人,天然就是连接者。
三、如何锻炼协调力
前文已经说了,协调力是综合能力。所以,修炼前面的每一项能力都是对协调力的提升。
虽然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善于发现更高层面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和对方僵持不下,谁也说不服谁,那是因为双方虽然论据不同、立场不同,但都在同一个层面考虑问题。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跳出更高的层面,对方式会猛然发现自己的理由虽然立得住,但是矮人一等。
举个例子:周五的晚上,一对小夫妻在家享受着烛光晚餐,可惜饭总有吃完的时候,当夫妻面对着杯盘狼藉的桌面,陷入了沉思 。。。
丈夫先开口:“晚饭我烧的,就不该我洗碗了 吧?”
妻子微笑回应:“那菜还是我买的呢,也不该我洗碗吧?”
丈夫不甘心:“这星期前四天都是我洗的,今天不该我洗了!”
妻子理直气壮:“那不正说明我这星期工作特别累吗!”这样下去,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直到有一方,能够跳出来一一通常这个人会是妻子一一在更高的层面看待争执的问题。
她说: “你还爱我吗?”
聪明的丈夫这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之前说的那些理由实在太渺小了,最好的回应就是乖乖地洗碗去。
但归根结底,协调力需要所有能力的融会贯通,而不是剑走偏锋。这也与降龙十八掌的精义相符,降龙十八掌招式并不繁复。但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随你36路刀法还是72手剑法,我只平平一掌推去,如惊涛拍岸、似排山倒海,正所谓“一力降十会”。
这降龙十八掌可说是武学中的巅峰绝诣,当真是无坚不摧、无固不破。虽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廿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引自《射雕英雄传》世纪新修版
终、课程总结/复盘
“春雷行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了工作中可以用得上的12种基本能力。这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回顾目标
①教是更好的学,通过教更深入地掌握这些能力,为以后的输出做准备。
②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远”
二、评估结果
①对我自己提高很多。收集了很多鲜活的案例。
②圣经里记录了圣保罗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信仰,我来播种,另一个人来浇水;但发芽、开花、结果那是上帝的事情。同样的道理,赵周老师说“在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终身学习,我站起来了,我喊出去了。但成人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
三、分析原因
1、有句话叫“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象钉子。”本来是讽刺人思维固化的,我这里借用一下。当我确定了月底要分享的题目后,我走在路上会思考,碰到热点事件会想能不能在课程中蹭热点;晚上躺在床上想到一个创意或者一个梗,赶紧点亮手机记下来。
比如2017年12月底,爆出了某兴42岁程序员跳楼事件。我会思考:
- 如果修炼乐观力,是不是可以勇敢地面对惨淡的人生?
- 如果修炼持续学习力,是不是可以实现华丽的转身?
- 如果修炼目标发现力,是不是可以发现更高的目标,不用吊死在某兴这一棵树上?
- 如果修炼沟通力,是不是有更好的途径去表达想法?
2、输出倒逼输入
自2017年2月21日起,为准备“春雷行动”,利用业余时间,我累计精读、通读、略读相关书籍36本,产出逐字稿+文案 共计118498字。
四、总结经验
内训到目前告一段落,个人还是有一些遗憾。我还可以做的更好。
①课程本身不是反复打磨的。
②一个月一次,战线拉得比较长,不利于能力的固化。
这主要和我个人的精力有关。我虽然有能力提供专业化的分享,但投入的精力还是有限。一是因为内容多,二是因为单枪匹马。
解决方案其实是有的。比如只选择其中一个点,只招募对这一个点感兴趣的人,比如说时间管理、知识体系建立,或者人际沟通能力,就这一个点,分4-5个单元,每周一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主讲。以精深营的形式,每周一次课,课后有作业,作业要点评,天天来打卡。这样我相信一个月就会见成效。
好的,回到我们的课程本身。敲黑板划重点,如果12种基本能力只能掌握一种,我推荐乐观力。
我们常说金钱、名誉、地位都是0,健康是前面的1。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空。但健康和快乐哪个更重要?
还是快乐更重要。因为抑郁的人很多是身体健康的,而很多身体残缺或身患重疾的人也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生。
乐观力我把它解读为心理健康。正如世界观高于方法论,精神层面也高于物质层面。
我喜欢的一句话叫“食不过三餐,寝不过一席”,大白话就是“人生无非三饱一个倒”。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抬杠说,我温饱问题还没解决,顾及不到精神层面。
那我也会怼回去,说“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唯二要掌握的能力就是持续学习力了。
因为学习力是元能力。同样是在学习,很多人其实在伪学习。或者说停留在初级学习者的阶段。
比如有很多的学习者热衷于报名各种各样的课程,非常的认真,全场投入、全神贯注,认真记笔记,老师讲得真好,干货多多,收获满满。老师你把PPT拷给我吧。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只能被别人洗脑。
这一点认知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老师讲得越好,我们越快被洗脑。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很多人的朋友圈是鸡汤和鸡血交织而成的。
- 今天在朋友圈转发一篇《人生正如一杯清茶》,很暖心,很鸡汤。
- 隔天又转发一篇《你从未真正拼过》,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喷出一口鸡血。
再比如,年轻的父母,开始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学习太苦了,孩子要自由,要欢乐的童年,蒙特梭利教学法挺好的,孩子你慢慢长;慢慢发现不对劲,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报各种班,别人家孩子都认识多少多少字了,别人家孩子都会背多少首唐诗了。开始慌了,给孩子报班吧,孩子已经自由惯了,肯定会反抗啊。这个时候国学大师登场了,什么蒙特梭利教学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老祖宗的弟子规才是王道啊。
这种情况可不仅仅出现在职场菜鸟,新手爹妈身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大多数知识分子(士大夫)都是顺境时儒家,逆境时道家,绝境时佛家。
- 顺境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圆内方,内圣外王;王阳明和曾国藩是他们的楷模。
- 宦海沉浮,遭遇波折时,信靠道家。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绝境时,没办法,只能临时抱佛脚了。今生不行修来世吧。
如何跳出这样的误区呢?我这里要重申一下学院式学习和成人学习的概念。学院式学习就是我们以前在学校的学习,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以知识、以书本为中心。
成人学习则是进入社会后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它的中心不是知识、不是教材、甚至于不是老师,而是学习者自己。
- 刚刚举的几个例子,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本质上都还停留在初级学习者的阶段。
- 而高级学习者已经学会了不对知识和书本负责,只对自己的问题能够解决,能力得以提升负责。这是学习者的第二重境界。
- 学习者的第三重境界是学习促进者。学习促进者拥有最高的学习能力——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掌握某个知识。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最终我们能在特定的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就拿求知而言,小时候我们学到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用来鼓励我们“学海无涯苦作舟”的;
- 后来长大了看了《庄子》才知道根本是断章取义,后面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才符合老庄之道,清净无为。
- 再后来,看到胡适先生的一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大彻大悟。学习本身就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至于黄金屋和红烧肉,那只是副产品罢了。
胡适先生还有一句话“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也是表达了持续学习的意思。
最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拥有——
- 成长思维。勇于迎接挑战,不抗拒、不逃避。把所有遇到的困难都当作成长的机会。不会因为工作遇到挫折就想我跳个槽算了,也不会因为感情遇到波折就想我分个手算了。
- 批判思维。不是批评,而是审思、明辨,能追问,能反思。 不盲从、不刚愎。
- 系统思维。其实就是结构化思维。说话有条有理,有说服力;写文章自成一体、自圆其说。
我们可以成为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同时又很虚心,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能超越自我,不断更新,同时又很包容,允许异见,兼收并蓄。
一年时间,十二次课,好像很长,却又很短。我讲了很多,还有更多的没讲,等待大家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最后分享一句话,“成人学习不是把容器装满,而是将火把点亮。”又是一年春来到,愿我们在终身学习的路上越走越好!
文末彩蛋:所有文案已整理发布在简书文集《12个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