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人以“劣币驱逐良币”来形容小人当道,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反而被搁置起来,那你知道劣币驱逐良币是什么由来吗?
在16世纪的英国,用作造币材料的贵金属严重缺乏,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必须在新铸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因此市场上就流通着原本不含杂质的货币及后来加入其他金属的货币。
两种货币在法律上的价值相等,但人们最终发现了两种货币的区别,于是将不含杂质的货币储存起来,而将含有其他金属的货币拿去交易流通。
英国人格雷欣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贵金属含量高的货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贵金属含量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贵金属含量高),而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流通。此后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现象”。
在金银复本位制之下,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政府法定的,所以会长期稳定不变,但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会经常发生上下波动。
若在市场上,当黄金价格超过法定兑换率时,人们更多会选择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熔成金块出售,再买回银币(劣币)使用,这样就可比直接用金币换银币划算得多。
如果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下降,人们就会按上述比例用金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
劣币驱逐良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两种货币必须同时都作为法定货币,有一定的法定兑换比率,而且这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中一部分良币被收藏起来退出流通领域。
在古代中国,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贾谊曾记载“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史实,这里的“奸钱”指的就是劣币,“正钱”指的是良币。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在买卖时习惯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很明显就让人们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减小了。于是人们就把足值的金银货币积存起来,专门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
为控制人们对钱币的破坏,政府发行了边缘带细小锯齿沟槽的货币,这样的足值货币边缘非常容易辨识,有利于人们在流通中拒绝那些含量不足的货币。
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劣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
当然,货币之间的排他性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存在良币驱逐劣币。
比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各种货币之间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于是这些货币中那些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良币”,而那些走势疲软、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货币被认为是“劣币”。
于是,在外汇市场上,人们更愿意接受“良币”,而不愿意要“劣币”,从而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