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之美《巨流河》
“幸福的家庭大多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话,概括了人世间所有家庭的共同特点,极富哲理,而当我读过齐邦媛的《巨流河》之后,潜意识告诉我:与其说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个人身世及家族破灭的散文佳作,不如说是一曲为故国招魂的深沉挽歌。
《巨流河》是齐邦媛的自传,讲述了她那代人在日本人占领东北后,流亡到关内,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打内战,又从大陆跑到台湾的一段故事。那段历史发生得波澜壮阔,可是齐邦媛讲得气定神闲。 《巨流河》的记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
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从抗战到西南联大,从内战到流亡台湾,以那段历史为背景的书很多,但是《巨流河》写得新鲜,新鲜就新鲜在齐邦媛的笔下流出了东北味,她的语言有魅力,她的叙述有风格,她对人和事的观察极细密,她的记忆力超常。
和其他女作家不同,齐邦媛的自传有一大特点,不提她自己的孩子们,也少提丈夫和兄弟姐妹们,为啥呢?她没时间写他们,没篇幅写他们。说实在的,她书中提到的名字上百上千,其中还尽是民国精英,齐邦媛要想写他们,相信她的记忆力是一定能成全她的故事的,可是在这本书里往往一笔带过。只因她这一生遇到值得写的人太多,围绕着这些人发生了太多值得记录的事。比如,她父母,朦胧情人飞虎团的张大飞,武汉大学老师朱光潜,工作中遇到的钱穆。
和一般女人的自传不同,齐邦媛用大量文字讲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从中学上南迁到重庆的南开中学,到乐山的武汉大学,从台北到台中再到台北,从台大到中兴再到台大,从教书到台湾文学翻译再到编写教材,从研究员到公务员再到教员。齐邦媛对自己的工作念念不忘,对工作中自己的贡献,提携过自己的长辈,帮助过自己的同事,该写就写,能照顾到的都照顾到了,绝对是东北人的情义。真正一女强人也!
和一般写伤痕文学的女儿们不同,齐邦媛为父亲齐世英翻案翻得节制,用温和的语言书写对她们家而言天大的不公,写父亲的冤案非常内敛,绝不呼天抢地。实乃豁达之士!
和一般学英文讲英美文学的教员也不同,齐邦媛的语言完全没有翻译味,更不是那种隔隔楞楞的酸,齐邦媛的语言挺口语,特溜儿。描写也没有英美味,平铺直叙,信息量巨大。这是她能力的体现!
上帝是公平的,给了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那代人我们比不了的丰富人生。我佩服那代人,尤其佩服像齐邦媛那样自强不息的女性。
齐邦媛像萧红,写得太细,人物太多,记忆又太好。蒋勋说:“沉重的史诗,齐老师却能云淡风轻写出,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一点不夸张。
总之, 《巨流河》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是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